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教哲學
2009/09/27 13:31:12瀏覽555|回應1|推薦20

              最近在準備佛學課程 在維基資料庫找到解釋佛陀的教義及哲學   很有見解   特留做參考資料    也讓格友分享 .        

                       ( 英)凱恩 (Arthur B. Keith, 1879-1944) 著,宋立道、舒曉偉譯:《印度和錫蘭佛教哲學》[Buddhist philosophy in India and Ceylon ](上海:商務印書館,2004),第3-4頁:「英國和德國的最有影響力和吸引力的佛教解說者,給我們提供了一幅簡單而有效的圖畫。它描述了這麼一個印度聖者:他在公元前563至公元前483年間度過了無瑕的一生。他致力於創造一個相當理性主義而有現代意義的學說。這位聖人並不注意那些純粹閑暇中的玄思冥想,他以為後者(暇想、玄思冥想)對於自己所追求的解脫說來,並無任何價值。而解脫才是他和他的同時代人至為關心的問題。他在構築自己的理論體系時,對那些關係到『自我靈魂在本質上是否屬於永恆實體』的說法棄置不願。後者(靈魂是否永恆實體)正是他的同時代想得到答案的。他擯棄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立場,而在因果律支配下的不斷遷流的觀念中尋求到了更大的真理,從而他創造了一個哲學思想發展中的哥白尼似的革命。由於這種對於自我的非真實性之領悟,使他最終創造出了一個合乎情理的倫理體系。人之目的——涅槃——並非是那種不可避免的充滿通苦的不斷貪求,因為人本身並沒有任何實在性。人之目的因而只是消除任何形式的欲愛,從而便能獲得在此世間可以達到的、實現的最高快樂。這是一種依靠擺脫對於死後永恆幸福的虛妄追求而獲得自由的看法。 這就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個早期的合理主義者,他肯定了常識並將其引入了一個本來只受婆羅門奧義書的神秘主義支配的社會 ... 一位熱情的贊漢者李斯˙大偉 (Rhys Davids) 夫人說:『這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里程碑,因此這是一個無數時代以來被人們認為不僅是亞洲的而且屬於整個世界的人,是一個使人離於苦難和罪惡的拯救者……。』 或者更坦白地說吧,我們不妨接受這麼一種說法:佛陀誠然是名符其實的合理主義者,絕對不會接受轉世的說法 ...」 第5頁:「而現在,我們承認,證明佛陀的合理主義理論的根據是在分別說部者 (指斯里蘭卡的上座部) 的巴利文三藏當中。這當然毫無疑問地是我們所能得到的佛教方面的珍貴記載。虔誠的佛教徒們視這些經典為權威,對之抱有敬的態度,這是自然的,以至於他們會公開地敵視任何想不帶感情以嚴肅探究態度對待佛教資料的人,而這種忒度正是研究基督教的人所必須的……。」

^ 波羅密,巴利語 parami,是以大悲心與行善的方便善巧智為基礎的聖潔素質,例如佈施、持戒等;而且這些素質必須不受渴愛、我慢與邪見所污染。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osrow&aid=3352871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名符其實的合理主義
2009/09/29 11:51
Interesting abstrct.  What about any significant proof of 合理主義?  This sounds counter intuitive. would love to hear more of yours or others' perspectives.  
波士頓愛犬(erosrow) 於 2009-09-29 12:57 回覆:

"人之目的——涅槃——並非是那種不可避免的充滿通苦的不斷貪求,因為人本身並沒有任何實在性。人之目的因而只是消除任何形式的欲愛,從而便能獲得在此世間可以達到的、實現的最高快樂。這是一種依靠擺脫對於死後永恆幸福的虛妄追求而獲得自由的看法。"

人若如作者所言無實在性

對於貪嗔癡 亦能無欲

如    " 空 "  一般

心     亦能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