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06 12:53:34瀏覽630|回應0|推薦5 | |
我家今年是不粽的。 因為家有喪,不能包粽。 但這禮拜父母回到鄉下去,祭拜奶奶之餘,還帶了兩袋粽子回來。 一袋是二姑姑照禮俗包給大家的,因為娘家不能包粽,就由嫁出去的女兒包回來給大家吃。 另外一袋是鄉下隔壁鄰居送的,爸媽酷愛回鄉下的原因,也是因為這些好相處的鄰居,和台北城市冷淡的關係不同,這裡的鄰居多半都是我們林家的親戚,彼此都是喝同一處的水、吃同塊土地的米長大的,而且都懂得老祖先禮尚往來的情意,再加上,爸爸豪爽樂於結交朋友個性,所以沒多久,大家都樂於在我們回鄉下的時候,來我們家泡茶聊天。 最奇妙的是,在我心中最難搞定的媽媽,回到鄉下老家後,竟整個人個性都大大轉變,不但勤勞的可以每天灑掃家裡內外,也樂於煮飯洗衣,甚至ㄧ大早起床就到室外去挖土種菜、莳花弄草的,快意得很,整個人變得極有耐心,還很熱心,教導鄰居小孩功課、拿家裡的點心水果請客(那些點心還是他平常都捨不得讓我們吃的咧!) 總之,爸媽喜歡回鄉下的原因,大概是一種近土的情懷吧! 說真的,媽媽常說我不會理解。 我想,在那些他們經歷過的歲月中所發生的點滴,我這輩子永遠都沒有辦法理解。 就像回歸大海的雨水不可能再重溫孕育於雲層中的溫柔。 但是,那份深切的思念卻絲毫不差的,扎實的傳承給了我們。 若要我明說為何總是如此的渴望回中部教書生活。 我想,我也很難說出,這是怎樣落葉歸根的一種情愫。 我生自於我的父母,而我的父母曾經在這樣的土地中被養育著、跑跳著、尖叫過他們所有稚嫩的年華,那麼對我而言,這裡就是我的歸根處,是我的歸宿。 父母他們對於家鄉深厚的感情感染到了我,於是我從此深刻的愛上了這塊土地,如此而已。 話回到端午,最近讓人最期待的,莫過於下週末的端午連假了,雖然我總是不懂,端午節這種民俗節慶為何要放假?而真正可以慰勞教師的教師節卻不放假?後來想想,大概是讓人民在進入夏天前有個準備,而且老師和學生平日放的假就夠多了的原因吧! 記得孩提時,每年的端午節,爸爸總會帶回來奶奶親手包的粽子,我也記得,有一陣子奶奶和爺爺到台北二伯家住,爸爸便帶我們到二伯家去,就看到二伯家寬大的客廳地板上,擺滿了各式各樣包粽子的器具,在長長的竿子上已經掉了好幾串的肉粽,奶奶、叔叔和二伯就坐在小板凳上,一顆又一顆的綁起了包好的大肉粽,而二伯母則帶領著ㄧ票小蘿蔔頭忙進忙出的,幫著蒸煮粽子、添加餡料。 奶奶包的粽子,雖時日已久,但我依然印象深刻,因為從此之後我再也難以看到還有哪家的粽子可以這樣大而飽滿的了! 倘若我的印象沒有錯,奶奶當時包粽子,可以只用一張大大的粽葉,包起一顆碩大的肉粽,不像現在的粽葉普遍較小,兩張粽葉包一個粽子! 或許是因為市面上也難有那樣大的粽葉了吧! 奶奶包粽子可是大工程,先要準備好各式餡料,例如糯米要和著土豆一起炒過,炒的時候還要加點醬油,這樣滋味才會醇,顏色才會漂亮。 然後粽子內包的材料光是想就會垂涎三尺,油亮黃潤的鹹鴨蛋黃、被滷得通透軟嫩的豬肉塊、混了豆干丁、筍塊、大香菇還有某些我記不太起來的料用醬油拌炒過的餡。 某些時候,我還會吃到甜香的栗子! 奶奶會先將粽葉彎成杯型,先放一大匙花生糯米,(那花生和糯米的比例真是難以想像),再放一匙拌炒過的香菇豆乾丁、再放一大塊滷豬肉、然後是鹹蛋黃、栗子,最後再加上一大匙的花生糯米飯,把整個杯型都塞得滿滿滿滿的,甚至包起來的時候,從葉縫中都會露出些許米粒頭花生屁股! 奶奶將粽子綁上竹竿的那瞬間,才讓人看得眼花,只見一條綿繩在她手中轉來繞去沒兩下的工夫,那大大的肉粽就被綁上,吊在竹竿上頭了! 那瞬間我總覺得奶奶根本是神的領域,到底是她的手在轉還是肉粽在轉,我根本來不及細看。 此外,除了做工繁雜的肉粽,奶奶也喜歡包些鹼粽。 但是我卻不記得鹼粽的印象,只記得我吃它的滋味。 小時候暑假時,爸爸為了工作,或者為了讓我們與奶奶培養感情?總之,為了某些我不理解的因素,他總愛把我們放回台中奶奶家住,那時候每到中午,奶奶就會打該客廳的冷氣,然後拿出粽子給我們吃,有一次奶奶問我們要不要吃鹼粽(台語),我聽不懂那是什麼意思,只聽得懂他問我要不要吃,我就說好,結果拿出來的鹼粽,奶奶還用豐年果糖給我們當醬料,那時候豐年果糖很紅耶!廣告中有一個小女生拿著豐年果糖,背景聲音還唱著:豐年果糖~是好糖~ 那時候感到好興奮唷! 於是倒了果糖在鹼粽上,才咬下第一口,我卻驚到了,我驚的不是這粽子怎麼這麼好吃,而是這粽子怎麼讓我難以想像的難吃。 當然,現在想來不是粽子難吃,而是小孩子不能體會鹼粽的滋味罷了! 鹼粽的味道是很深刻的,但對於只懂得體會“快樂”的味覺的小孩子來說,那些簡單樸實的味道,是無法帶來太多愉悅的。 小孩子愛吃糖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甜”,小孩子唯一可以理解的味道。 而鹼粽平淡到近乎無趣的滋味,就好像是歷盡萬劫後對人生大澈大悟的宗師,又像是過盡千帆後體會到皆不是的那種意境,讓年紀尚幼的我毫無感動。 當然,吃不完的東西討來ㄧ陣罵。 長大後,奶奶年老,於是越來愈少這樣浩大的包粽子工程,分家後,也更力不從心了。 每年端午,總會收到一些親朋好友送來的肉粽,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滋味,某次到深坑去,有間專門賣南北各地肉粽的店家,爸爸心血來潮買了串南部粽,回到家ㄧ剝開,竟然有著奶奶獨特的香氣。 雖然內在還是差了一大截,但是那甫入口的滋味,已足夠我們懷念起過往的歲月了,也足夠讓爸爸心酸的回憶當年種種。 我想,除了記憶中的印象之外,我再也難以看到有那家的粽子,在蒸好後,可以看見膨脹的糯米和花生衝破了粽葉的縫隙示人,彷彿囂張的招搖著,誘惑著人來剝開粽葉,狠狠的咬上它一口,品嚐一嘴的油膩芬芳。 那恐怕是我童年記憶中,最是華麗的一個景象了。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