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核四,台灣何去何從?
2013/03/02 03:15:15瀏覽1140|回應1|推薦3

最近核四吵得很兇,到底要增資還是不增資全民看得一頭霧水。台電堅持一定要蓋,連平常看報紙辦公的馬宗痛都一反常態的堅持核四一定要完工上線,究竟核四扮演著什麼角色,讓台電緊抓著不放,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其實核四爭議的核心,不在於核四要不要運轉,而是台灣未來要用什麼方式發電。核四如果不運轉也要讓台電能提出配套,公開告訴民眾如果讓核四停建要賠多少錢、核四完工不運轉又有什麼合約上的問題 (非常可能有電廠運轉數據的交流)、配套的發電措施是什麼、要蓋多久、為此電費會漲多少。在台電的經驗中,為設置電廠而跳出來要求回饋的地方政府,要台電蓋圖書館、網球場等公共設施,不也是由全民買單。

很多人都會說核四又不是我決定要蓋的,為什麼我要跟著賠錢。核四是過去政治惡鬥與猶疑不定的 選舉策略(民意)所留下來的台灣共業,不論是由台電賠償或由國家賠償,都是民眾的口袋中掏出來的錢。另一個方法就是由電費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核四費用,以每年公開的方式說明已經付清多少,當然台電會不會收到忘了取消,這都要靠民意代表來監督(這應該就不用擔心了)。

至於省電對廢核四有沒有幫助,這麼說好了,你的身邊會有多少人包括你自己為了省電去更換一台好好的冰箱?更換一顆好好的燈泡?或是為省電而多花六千塊選擇一台比較省電的家電?現在的科技所作出的省電家電可以較過去節省30%-70%的用電, 端看家電的種類與價格而定。我們身邊也冒出越來越多需要用電的產品是過去沒有的,mp3隨身聽、平版電腦、筆記型電腦、空氣清淨機,林林總總這麼多產品都要用電。原本只有一台桌機的家庭可能現在是一人一台筆電外加平版電腦還有智慧型手機,或是一家好幾台省電液晶電視連廁所都有一台。加上人口的成長,成家的人就要買家電,所以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用電量是下降的,台灣的用電增加量趨緩是因為工業成長趨緩,即使如此也沒有減少用電量,現在離開的台商又紛紛回籠,刺激經濟,政府能不準備電給他們嗎?

而讓台灣陷入分區限電這種事情一但發生,除了大家用電不方便之外,垮的是台灣的工業,影響的是台灣的經濟。有人很任性的說就讓它垮吧,這樣台灣人才會學到教訓。台灣曾有一時任性錯誤的經濟與教育政策,即使政客走了有段時間,台灣至今都還沒有恢復過來,因此限電這種事茲事體大萬萬不能發生。既然如此,台電與政府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做好準備?一座核電廠正常的建造時間是五到六年(是滴,核四很異常)、火力發電廠四到五年,這還不包括事前計劃、通過預算、招標、土地徵收以及台電的公物採購發包程序(核四大約從頭到尾經過了三十年),運氣不好還得排隊等反應爐或材料。如果不讓核四上線,就得準備通過其他的興建案,如火力發電,而且必須在短時間內通過所有流程,再經過漫長的五年,才能上線發電。因此我們必須以長遠計劃的方式來看待反核,如果核四不上線台電將在未來的五年內陷入沒有電廠可發電的窘境,屆時民眾也不能怪台電跟民營電廠買電,因為蓋民營電廠速度比起我們一手所創造出來的公務體制又快又簡單。如果說這是圖利財團,也是「什麼都不要也沒有提出有效對策的民眾」一起將台電逼上梁山。

請用理性的方式面對核四的議題,因為核四的重點不在核四運不運轉,而是台灣是否能承擔核四運轉與不運轉的選擇,以及全民是否對兩種選擇為生活所帶來的衝擊已經做好心理準備。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nergie&aid=7348972

 回應文章

老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缺在民生用電嗎?
2013/03/03 12:09
沒有一家電廠要建二十年以上的。台電是專業執行單位,表現這樣讓人擔心。我不反核能但是核四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