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總署(NASA)2日發現,太陽表面再度出現「無黑子」狀態,這已經是今年第4次偵測到此現象,顯示太陽表面活動可能正進入「極小期」,部分科學家憂心,這將導致地球的「小冰河期」提前來臨,最快在2019年底前就可能發生。
根據英國《每日星報》(Daily Star)報導,一般來說,太陽表面應該會佈滿數個太陽黑子(sunspot),不過NASA最近再次觀測到,太陽表面空無一物,完全不見太陽黑子,而這已經是2016年內第4次出現此一現象。
氣象學者多利安(Paul Dorian)說,「太陽活動正急遽下降,可能是另一個冰河時代來臨的前兆」。他認為,從歷史經驗分析,太陽活動減弱會造成對流層的溫度下降,「也就是我們生活的空間」。
科學家過去就證實,太陽黑子的活動具有周期性,大約11至12年為1個循環。英國諾桑比亞大學(Northumbria University)的教授薩柯華(Valentina Zharkova)去年就曾指出,經過嚴密的計算和資料蒐集,太陽將在2020至2050年間進入「蒙德極小期」(Maunder Minimum),進而影響地球出現「小冰河期」。
上一次出現「小冰河期」,是在西元1550年到1770年的220年間,當時全球氣溫下降,進而導致糧食減產,各地都發生飢荒、甚至瘟疫。有文獻紀載,當時倫敦的泰晤士河水結冰,民眾能直接在上面行走。
國外天文網站《SpaceWeather》發言人也表示,太陽表面活動正逐漸減少,將在2019、2020年左右降至最低點,且之後太陽表面出現「無黑子」的情況將越來越頻繁。
太陽黑子活動與地球氣溫究竟有無關聯,仍受到許多科學家質疑,不過近年來也有許多理論支持這項說法。部分科學家相信,全球氣候變遷,除了與惡化的溫室效應有關外,也與太陽黑子活動降低有所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