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23 18:49:41瀏覽4107|回應2|推薦8 | |
康熙皇帝十架歌 清朝康熙皇帝(1662~1772)曾寫過許多教會題材的對聯和詩歌。現今教會流行的【全能全知全美善,至公至義至仁慈】的名聯,就是康熙皇帝的傑作。 康熙皇帝為了紀念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律詩,名曰(基督死),又稱【康熙十架歌】。這是一篇基督受難即景的寫作,讓我們知道康熙皇帝曾熟讀四福音書,也非常了解耶穌被釘死前夕受審經過,並承認十字架之血是(百丈恩流)。又特別領受耶穌在十架上說的最後七句話,故有「七言一畢萬靈啼」的感述。今將【基督死】原文抄錄于下,以饗眾弟兄姊妹。 功成十架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兩番雞。 五千鞭撻寸膚裂,六尺懸垂二盜齊。 慘慟八垓驚九品,七言一畢萬靈啼。 詩的第一句「功成十架血成溪」,直接講述救贖大功,乃是藉著耶穌基督悲慘地釘死在十字架上才得以完成。詩的第二句,「百丈恩流分自西」告訴我們,因耶穌的救恩,使我們得到生命的活泉,和永生的希望。「分自西」是指救恩來自西方,而耶穌被釘死是在耶路撒冷,正是在我們的西方。第三句「身列四衙半夜路」,是指耶穌被捕後,先被送到亞那府,因審不出結果又被送到該亞法那裏,該亞法和那些祭司長和文士都想殺了耶穌,但因為「沒有殺人的權柄」,又把耶穌送進本丟彼拉多總督府,彼拉多查不出耶穌的罪,又將耶穌送到希律王那裏。耶穌一個晚上被送了四個地方,所以說「身列四衙半夜路」。第四句「徒方三背兩番雞」。是說門徒四處逃散,唯彼得跟進祭司庭院,想看個究竟,但因「心靈願意,肉體卻軟弱」,當僕役詢問時,竟三次不認主。應驗了耶穌在受難前對他的預言「雞叫兩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第五句「五千鞭撻寸膚裂」,是因彼拉多明知耶穌無罪,卻懾於群眾的恐嚇,怕丟了官,企圖用鞭打耶穌來討好民眾,責令鞭打五千餘下。當時羅馬式的皮鞭,乃是一鞭多頭,頭上還有鐵鉤,一鞭打下,血肉橫飛,故「五千鞭撻寸膚裂」確系真實之詞。第六句「六尺懸垂二盜齊」,是指耶穌六尺之軀與兩個盜匪一樣懸掛在十字架上,一個盜匪在左,一個在右,與盜匪並列。最後兩句「慘慟八垓驚九品,七言一畢萬靈啼」,是說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祂所受的苦難震驚了官兵與猶太民眾,道出耶穌在十字架上最後說的七句話,將換取「萬靈啼」,即千百萬人的救贖。最後的七句話如下: 1、求天父寬赦釘他的人:(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2、憐憫安慰右盜:(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 3、當約翰的面對他母親說:(母親,看你的兒子!);又對約翰說:(看你的母親!) 4、高聲呼求天父:(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 5、渴望人類歸向天父:(我渴了!) 6、向人類宣佈救世大功已告成:(成了)。 7、再次呼求天父:(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