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奉養父母也是一種吉祥
2013/11/25 17:15:55瀏覽340|回應0|推薦3
【經典研讀】最吉祥之福--吉祥經 (11) / 見毓法師

第四偈:「善能養父母、珍愛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此為最吉祥。」

善能養父母--奉養父母也是一種吉祥.

孩子因父母親的因緣來到這個世間,在父母辛勞養育、栽培之下,當孩子長大,有能力時,當然有責任奉養父母。有能力、心力奉養父母,讓父母吃飽、穿暖,給與安穩的住所,注意他們的需要,適時表達對父母的關愛,最好度父母學佛,讓父母有個心靈依歸,則父母與子女都能身心得以安頓,是一種福報,也是吉祥。

現今社會時局不同,有些媳婦不願和公婆同住,或孩子因上班緣故,無法親自奉養年老父母,有些父母不得已被送到安養院,應是未來的趨勢。大多老人家無法接受,會認為自己歹命,被孩子遺棄,因此落落寡歡。

其實,當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實時,老人家要轉念----孩子為專心打拼事業,無暇照顧老父老母,故委託專業人士照料,而且,住在安養院較有老伴可聊天,或一起學習、運動。老人家能轉念,心理會平衡些。但孩子要時常前往探望關懷,親子間的關係才不會冷淡,老人家也才不會落漠感。

上個月,有位同學邀請見毓到一家照護中心,為他的父親皈依。經過長廊時,聽到一位老人家拿著公共電話的話筒,哀淒地說:「我是爸爸呢,你怎那麼久沒來看我。你不要爸爸了嗎?!…」聽了好心酸,「老」真的是一種苦,尤其擔心子女不要他、嫌棄他,惶恐生病造成子女的負擔等等。聽說老人很容易得憂鬱症。

所以各位老菩薩,我們要很慶幸自己有學佛,有學佛的老人是很幸福的,因為有信仰,天天念佛誦經做功課,修行時間都不夠用,就不會胡思亂想,或一定非要把子女黏在身邊才安心。

安慧學苑的期中活動,在遊覽車上,有位從事引進外勞的同學分享:民國四五十年出生的人,可能是最後一代可以孝養父母,也是第一代子女無法奉養的人。

又說:四五十年次的人,其父母所生的子女多,可分攤照顧父母的責任,甚至可享三代同堂的天倫之樂,這樣的父母是很幸福的。但因四五十年次的人,因養不起孩子,都不敢生,或只生一個,將來可能就是第一代子女無能力奉養的父母。所以她呼籲要多增產報國,否則將來每個家庭人丁單薄,照顧長輩很吃力;國家缺乏年青人,就沒有競爭力。

奉養父母,也包括奉養公婆。很多人都說父母跟公婆就是不一樣,跟父母可使性子,跟公婆就是不能亂講話,大家有同感嗎?公婆畢竟不是生身父母,隔層肚皮,可能還是不一樣的。但是互相調整觀念、及相處的態度,要建立和樂的家庭,也是有可能。

有個故事:張先生去年剛退休,想到兒子家去住幾天,穿了自己滿意的夾克和皮鞋去。媳婦一見面就說:「爸,你怎穿那麼寒酸!出去會被笑話 !」 他一聽,心裏很生氣,想著:妳這媳婦竟敢教訓起公公!正待發作,兒子向他使眼色。

他忍了,轉個念問媳婦:「那我該穿什樣的衣服?」媳婦就抓起皮包邀他一起上街選購,幫他換一套高級時裝、黑亮皮鞋。回來,左鄰右舍一見,直誇:「張先生好帥氣喔!」「 兒媳好孝順!真會娶!」公媳倆受到大家讚美,很高興,感情更親近。本來張先生只要住幾天,結果,一住數個月,到處逢人就誇媳婦,兒媳嘴巴也甜,公媳相處得好融洽。

事後張先生說:「家務事真是一門學問。當時我要是念頭沒轉,罵了她,戰爭一打開,不知要戰到何地步。現在全家快樂和睦,別人還誇我是『開通、跟上時代的公公』!」

可見家人之間,彼此更要多一分包容和體諒。老年人勿倚老賣老(我吃鹽巴比你吃的米多)、勿處處看不慣、碎碎念,會讓人討厭;子媳也要適度表達溫暖和孝心,有句俗語「老人孩子性」,多多招呼老人,這樣,怎麼會有家庭問題!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bisu50&aid=962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