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2/14 12:16:13瀏覽613|回應0|推薦4 | |
陳章波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退休研究員
隨著時代演變,太極拳之教學應有與時俱進的思維與體認。太極拳是一種以道家為根基的兼具養生及武術的功法,是我們華人的文化資產之一。隨著資訊的廣泛流通,太極拳已經不再是獨家享有的祖傳秘方,而是社會大眾所共有。
楊家第五代傳人之一瞿世鏡先生在《楊氏太極兩岸一家》的書中寫到,在楊澄甫的場子裡有幾類人,一類是學架勢的叫做學生,而後拜師入門的是弟子,比較好的是入室弟子。入門拜師的徒弟才開始教點內功的準備工作,入室弟子才開始教心法,所以真正學成的傳人不多。這種線性的傳授方法可以避免所傳非人,但卻造成大量沒有內勁的學生,這些學生誤解了太極拳的真意,正是太極拳誤入歧路成為太極拳操的傳播者之一。
另外,該書中很明顯的提到了太極拳與道家的關聯性。楊澄甫發現他忘了教鄭曼青及黃景華內功心法,所以趕緊讓大弟子張欽霖回來教他們。而在此之前,張欽霖曾與金丹派左一峰道長有所接觸、拜師,而把道(左)家的心法再引入了太極拳。
2008年發行,於紐約拍的影片中,鄭曼青親口說到,在拜訪道長之間,有左家的交訪。第四集的影片中鄭曼青提到了百會、玉枕的重要性,大小周天要通。又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在別程序第十一,明白寫了練氣之流程及要領,一定要頭容正、要虛靈頂勁。
綜合所有的資料顯示,太極拳是以道家(仙道)為基礎,也就是氣功,以打通任督兩脈,氣走大周天以養成內勁。所以現代化的教拳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以有內勁為主的太極拳養生教學;第二才是以此為基礎再進階到武功教學。凡是太極拳的拳理、鬆柔有勁(一貫之勁)及奇經八脈中的湧泉、命門、丹田、夾脊、大椎、玉枕(枕骨大孔)、百會之類的,都應該在養生的階段教之,而這些正是以後練懂勁、聽勁、化勁、發勁所必要的基本功法。
在《楊氏太極兩岸一家》書中也提到了,楊氏太極拳中一個架子分為三盤,即地盤、人盤、天盤。地盤練的內勁來自於湧泉,人盤來自於命門與丹田,天盤則是夾脊。這三個部位-湧泉、命門、夾脊的共同性為身體具有比較開闊的空間的部位,這三個部份串成了就有綿裡藏針的感覺。
在生理解剖學上,湧泉是一個AVNode,即是動脈、靜脈交會的地方,要練到足跗軟如綿、要邁步如貓一般。命門與前面丹田是呼應的,要鬆柔,才有最大的腹部空間可以振盪,故謂之氣海。而夾脊是二片肩胛骨之間要能大開大合,要練到含胸、鬆肩墜肘,勁才發得出去。這三個部位在解剖特徵上是不一樣的,可是都有廣大的空間,氣才能夠鼓盪出去。氣走任脈時,「腹內鬆淨氣騰然」;氣走督脈,就有「牽動往來氣貼背」。
鬆為一切之基礎。生理心理學上,鬆可界定為神經衝動下降,肌肉張力下降,即做肌肉等長收縮;而在身軀挺直、鬆身鬆筋之時,位能會下降至腳,而產生反作用力,此力經組織液送到各處,此即為內勁。以提手上勢為例,教練一面拍打學員以促使其鬆身之,一面以手貫入內勁至學員湧泉,讓學員體會只有鬆柔才會有勁。 在位能變化上以胯為主,坐胯、鬆胯、落胯為胯的三態,胯摺如坐姿,胯鬆才能轉腰,落胯為引進落空,瞬間引發內勁,發勁之用。
練拳,實際上是在練心(練腦)及經絡,所以一定要以「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也就是大旗)」,因為心怎麼想(鬆),氣就如令旗將命令傳達下去,經落胯以腰動起來,一貫之勁也就到了四肢,所以能夠很靈活。又例如拳經拳論中提到邁步如貓行,一舉動週身皆要輕靈,尤須節節貫穿。這些要旨要怎麼用心練成呢?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想像成一隻很輕盈的貓,身心就如一隻貓,鬆、沉、氣、勁也就有了。事實上在練懂勁、發勁的時候,也是要以「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的方式來處理。而練的時候要有人;用的時候要無人。這種無畏的精神也是在練自己的心力。
簡單的說,以氣為基礎,在太極拳養生階段是只練到了鬆、柔、勁(鬆柔有勁);到了武功的階段,就要根據內勁的一貫,及心(觸覺)的感受來學推手、散手,才能學會懂勁、聽勁、化勁、發勁等等。在初級班裡就應該同時教拳理、氣功及鬆、柔地打拳架,以養出內勁。實際上,太極拳裡的功操,像站樁、像提手上勢等,就是要培養出氣功內勁的一些基本動作,如有可能,還得教禪坐,以利鬆身、攝心。
為了要強調太極拳的拳友與體操的操友之間的差別,教太極拳的時候一定要教到鬆柔有勁。實際上一定要有一貫之勁,氣到百會的頂勁時才能夠中定,避免跌倒,也才能夠真正做好養生。簡單而言,太極拳之界定是一定要有內勁的養生以及武功之用,才能叫做太極拳。學員就依其需求,只停留在養生,或者是進展到武功的階段。
轉自:時中學社會訊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鄭子太極拳研究會)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