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您的來訪,您的用心讓我十分感動.對您失去好友,先在此表示哀悼.
關於拙文:許多人望標題生義,把注音符號和中國文化畫上等義詞,甚至誇張到認為我是否要廢中文(可能嗎?).有趣的是,持這些意見的大部分是住在台灣的國人.我認為這是十分不理性,情緒性的發言.
正因為住在國外,更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加上這幾年中國經濟崛起,正是推廣中華文化的絕佳時機.用經濟的力量來推展文化.如果我們只能沾沾自喜自我陶醉,而放棄了原本可以掌握的發言權.那真是太可惜了
但是要掌握發言權,首先還是要讓人聽得懂你說的話,也就是要有個溝通的平台.這不是情緒性的引經據典自我感覺良好就夠的
再次謝謝您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