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15 19:12:57瀏覽449|回應0|推薦0 | |
日前經老師提點,有關傅偉勳先生「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 一書與其他相關著作,我已大部讀過了。傅先生的經典詮釋方式與見地,確實有其獨到與精闢深入之處,對爾後的研究將有莫大的助益。尤其在他的書中有提到所謂「深層結構」的部分,與老師「巫師傳統和儒家的深層結構」一書似乎有相當層度的聯結,也因此增進我對經典學說縱向思考的理解。 其實牟宗三與傅偉勳先生對於經典詮釋的理則,還是有某種層度的共通性的,姑且不論他們支持的結論或觀點是否相同,就我看來,至少在純粹哲理的知性的辯證之外,能夠融入感通的悟性與感性這方面,是非無深思熟慮者所能及的。 另外我認為,當我們在定義個個不同學說,如儒家、道家、佛家等的教義時,究竟是以「殊途同歸」的角度還是「同途殊歸」的角度來看待或說詮釋呢?若說「殊途同歸」,那麼是否預設了雖為不同教派,終究有其融通之處。而若說是「同途殊歸」,其在同途當中,又是從何處轉折分殊的呢?對於同一個宇宙世間萬物(如佛家曰法界)的究竟道理,各教派詮釋如此,對於同一個經典教義,諸子百家詮釋是否亦如此? 中國人(包括台灣人)是需要領袖的民族,不知是因為民族性的關係,還是中國血統作祟,不管在精神思想上,還是政治上都是如此,所以一直期待所謂的聖人或聖君(總統或領導人都還不算領袖),而且這所期待的聖人或聖君形象,與神之間之是有某種層度的關聯的。所以自夏商周以致於孔孟荀,漸漸將天神的觀念轉變,只講聖人或聖君後,這對中國這個民族而言,其實是種殘酷的剝奪,縱使孔孟荀說對了,實際上卻作錯了,因為中國人是寧可相信神也不相信人的民族。所以縱使孔子固為聖人,人們還是寧可相信,他不只是聖人,他其實是神,或至少是有天命的聖人。 老師,以上又是我分成好幾次寫出來的,所以在陳述上有些不連貫,等我將思維整理過後,再好好向老師請教。 煩惱即菩提 把煩惱清楚面對 分析 處理 放下 智慧就生出來了 如日虛空住 煙雲自聚散 自老師成立讀書會以來,讀書會成員雖有增長,卻無法每次都到齊,讀書的心得便很難連貫,再加上讀書會期間,雖成員間各有觀點發表,但是卻顯得零散,沒有最後的一個整理總結的功夫,如此一來,讀書會的成效即不易彰顯。 荀子的思想,在我看來,似乎像是一本論文集,不管是經論、道論、天論、德論、心論、性論、知論、政論、君論、學論,還是時論或其他,應該有其最中心的思想判準與依歸,而唯有找出這一中心思想,才能知道荀子終究想表達什麼。荀子以清明的心智、科學的思考與理則的思辯觀察諸分別、相對之蔽後,是否很明確的提出一個可遵循之道,我認為沒有,而所謂沒有,並非荀子不知道,而是,他要人們自己去觀察。荀子的道大抵可從兩方面來體認、來尋找。其一乃從無蔽的智識來破除偏道而直觀真道,其二乃從聖人德處來體察真道;而這從智、德二處所得之道,或許與老師所言的知性的道德主體有相似之處吧。然而此處有一值得思考的地方,這從智、德二處所得者,其實都是從外在的觀察或體察而來的,有道性、道體,而無命。所謂無命者,亦即沒有創生的根源。為解決這根源問題,此處荀子乃從心處著手。心知道,故心有智之質,塗之人可以為禹,故心有德之質,故從外在的體察,呼應內心的根源,道德之命,或亦可稱之為天命,因運而生。心即道、心即天命,也因為有命,所以有生性(如生生之謂易之生),雖【因】體察外在智、德而生,卻非【從】外在智、德而生,所以心之善乃因緣而起,心之惡乃因緣而蔽,一善一惡間,心性清明、無善惡分別之性看似有生有滅,其實終究是無生滅的,看似需依靠外在的思辨作偽才能被動生起,或曰生出,其實是因為心總是安住於虛一靜之境界狀態中,無有作好、無有作惡罷了。老師我先寫到這~~~ 稱呼吳老師即可,恩師的稱呼似乎太沉重,把老師當成像學長一樣才能暢所欲言,閣下的見解十分獨到,言人所未言,但是可以討論,而不能獨斷,除了自己的角度之外,也試著從別的角度觀察,才不至於有蔽,請注意荀子提出了誠,所謂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唯行,誠心仁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心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變化代興,謂之天德。讀書會是用理智求道,靜坐則是以誠來貫通仁義,而與天德合一,這就是牟先生以性善批評荀子禮義之統不能拉進來植根於性善,說荀子大本已失,但看到上面這段引文,就驚訝而無法自圓其說的原因,因為荀子的禮義之統是有天德為其根的,知性的道德主體並不是懸空的智心而已,它是與天德融會貫通卻不妨礙智心,凸出自己去發揮智心的觀照和創造的妙用,智心與天德是既融合又獨立,既獨立又不分離,荀子哲學的特殊,就是把兩個看似矛盾的東西結合在一起,而能自圓其說,又能修道而體現於具體的生命之中,因此我說荀子是個哲學家,又是個悟道者,體道者,東方的哲人無不如此知行合一,現代的學院哲學家,常把理論和自己的生命割裂,這是個大的問題,也就是實踐的落差,不過專精古今中外的哲學,能否都予以實踐於自身,也實在是相當困難。論學很爽快,也很累,寫到這裡,互相加油吧。不但讀書,還要修道,個中甘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記得來參加讀書會。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