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TB與SOB
2012/11/26 11:22:44瀏覽1782|回應1|推薦38

英國「經濟學人」日前刊出一篇名為(Ma the bumbler)的報導,在台灣引起喧然大波。「經濟學人」澄清,表示bumbler一字被台灣翻譯為「笨蛋」,但這個辭彙實際上並無侮辱意味。負責出面解釋的,是「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齊格勒(Dominic Ziegler),目前在海外出差的他,特地去函給我國駐英代表處,強調台灣媒體將bumbler一字解釋為笨蛋,是不負責任、嚴重錯誤的翻譯(gross mistranslation)。齊格勒認為,bumbler這個字是形容人做事行事猶豫,但絕對沒有侮辱為笨蛋的意思。

 

經濟學人此篇報導一出台灣上下頓時陷入一股Bumbler熱潮Bumbler這個字的來源都眾說紛紜有人說來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小說孤雛淚」(Oliver Twist也有人說是狄更斯的另一部作品塊肉餘生記」(David Copperfield。台灣看過這兩部原文小說的人可能不多,不過出來解釋的所謂專家與名嘴還真不少!挺綠的沾沾自喜,認為Ma The Bumbler 證明了馬英九是「國際認證的笨蛋」,挺藍的氣極敗壞,認為Bumbler不能這樣解釋,尤其是罵馬英九更是罪大惡極,不可原諒!

 

其實,有那麼嚴重嗎?

 

不管經濟學人怎麼解釋,Bumbler這個字老實說,真的沒有甚麼正面含意。就算經濟學人這篇文章罵馬英九是笨蛋,那又怎樣?民進黨跟挺綠的人每天三餐加宵夜罵馬英九,用的詞彙比笨蛋兩個字嚴重得多,台灣人有需要對Bumbler這麼敏感嗎?如果去問問莊國榮跟鄭弘儀,比起他們講的「X女兒」、「X你娘」,這種已經是「國際認證的髒話」,Bumbler 不過是小巫見大巫吧?

 

版主想說的重點是,總統不是聖人,總統更不是不會犯錯,誰要罵都是言論自由。只要不是髒話,版主都覺得無可厚非,聽聽就好。況且台灣總統被外國人罵,好像也不是第一次。版主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美國共和黨的小布希前總統有多討厭陳水扁?布希第一次對陳水扁口出不滿,是2003年底,當時布希致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包道格,他要包道格親自轉達對台北有關兩岸政策的不滿,並用強烈的語調質疑說,「他是不是聽不懂我們的話?如果他聽不懂,你用他們的話告訴他」。此一訊息甚至連台北情治單位都已經知悉。

 

第二次是在台灣2004年三月大選前,當時布希是在美國白宮內閣會議中,討論亞太問題涉及兩岸事務時,對當時陳水扁政府在選前操弄議題,造成兩岸關係緊張非常不滿;當場就用了英文的「三字經」表達他的情緒,據轉述,當時布希總統用的是「SOB」(Son of a bitch畜生,狗娘養的)。

 

當時也有人批評小布希粗魯、過分,也有網友Kuso說「小布希怎麼把實話給說了出來」,連被人罵得這麼難聽,也沒有見到當時擔任副總統的呂秀蓮出來說「我的心在淌血」?更沒有網友到處說台灣出了個「國際認證的畜生」。那麼這次經濟學人Ma the Bumbler的文章為何會引起這麼多問題,誰在背後運作,就不難理解了吧?

 

更等而下之的,就是像朱學恆一樣的投機分子,朱學恆製作了諷馬的「Ma the bumbler, We the suffer」的潮T來賣錢,雖然版主對朱學恆這種靠耍嘴皮子賺錢的人沒啥好感,但這也是他的自由。不過朱學恆犯了一個大錯,就是把經濟學人雜誌的Logo給大大的印在潮T上,這樣明目張膽的侵權行為,實在是令人覺得,朱學恆比Bumbler也不惶多讓。到時要是有人買這件潮T向經濟學人檢舉,恐怕侵權的官司及天價賠償,別說「宅神」了,連「賭神」來都賠不完!

 

MTBSOB?吵這些,不覺得很幼稚嗎?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untaiyu&aid=7074770

 回應文章

SONIC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就無聊沒事....
2012/11/26 22:55

真的是無聊沒事找事

只為了經濟學人雜誌說馬英九是"bumbler"這一單字

各大媒體 網路媒體(如PTT)都在嘲笑揶揄 並在那邊計較之....

除了這種"小鼻子小眼睛"的事情還有更多事情值得關注吧!!

EX: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暫時停火協議 中國第18次人民大會等等......

所以真的就是 "小鼻子小眼睛" 無聊而已

(尤其是對某些人來說 很喜歡把這些事情無限上綱

就像之前阿扁被布希罵一樣....)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2-11-30 13:55 回覆:
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