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挺宋等於反馬?反馬等於投蔡?
2011/12/30 16:06:07瀏覽3516|回應17|推薦41

如果大家有看過最近UDN舉辦的「網路總統大選」,就會知道,目前的結果,馬英九1218票,蔡英文208票,宋楚瑜1402票。宋楚瑜在每一個縣市,都保持領先!不知道這樣的結果,大家看了有甚麼感想?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我只能說「這是中華民國一百年最好笑的數字」!

台灣的民調,因為政治的介入,所以嚴重失真與扭曲。尤其是跟網路有關的民調,因為沒有任何的認證機制,更容易被政治力影響。以UDN而言,只要有一個郵件地址,就能申請成為會員。問題是,一個人理論上可以申請無限多的郵件地址,那麼,這種以會員為基礎的任何民調或類民調活動,能反映多少真實?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其他像是未來事件交易所及其他入口網站等等,其實都是一樣。

有些版主喜歡用這些扭曲的數字,跟過去的實際得票率來加加減減,進而推估出候選人的得票數。除了看過笑一笑,只能說祝他們好運。如果候選人也拿來當作民意的趨向,那麼馬英九在2000年時拿連蕭配領先的民調說國民黨會贏的笑話,再十幾天又會重演一次。

最近的政論節目上,常常可以看到民進黨蔡辦的發言人徐佳青跟其他挺綠的媒體人,極力的發言挺宋,其實他們的目的也很清楚。先把挺宋跟反馬畫成等號,再企圖將反馬轉化成投蔡。因為中間選民一直是民進黨的致命傷,從2008年民進黨因為貪腐被趕下台之後,民進黨無法跟貪腐切割,也無法提出實際的大陸政策,也繼續堅持跟大陸對幹的意識形態。讓絕大多數的企業界跟中間選民有疑慮。所以,最近企業界紛紛表態挺馬,就是最好的證明!做生意的人將本求利,誰管你到金門講了甚麼屁話?誰在乎妳把甚麼功勞都往自己身上攬?

民進黨真正應該考慮的,是這三年來,民進黨做了甚麼,能讓民眾從「民進黨等於貪污」所反映的41.55%支持率中回升?現在選的是總統,不是立委補選,也不是縣市議員。連一個宇昌案都講不清楚,也不會避嫌,誰會認為妳當了總統不會貪汙?連一個貪腐的前總統都不敢切割,誰會認為民進黨是改革的力量?只會喊口號、扯爛汙、發動網軍當打手,一點實際政策都拿不出來,誰會認為你們有再次執政的能力跟資格?

再過兩個禮拜,大家就會知道,選民心裡,到底是甚麼想法。選舉奧步,終有被看穿的一天!

別再把選民當傻瓜了!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untaiyu&aid=5983291
 引用者清單(3)  
2012/01/04 07:21 【不平則鳴】 宋楚瑜英雄, 世出不二! 「投宋楚瑜等於投蔡英文? 不」
2012/01/02 09:45 【不平則鳴】 宋楚瑜凍蒜!
2012/01/02 08:49 【不平則鳴】 聯網五毛提供的民調數字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發現難看, 聯網已經取下啦!
2012/01/03 21:18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2-01-03 21:20 回覆:
底下都是宋楚瑜後援會

這種東西應該只有宋楚瑜會相信!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2-01-03 23:20 回覆:
不過

聯網拿掉是因為今天是能公布民調的最後一天

Demitrius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民意調查
2012/01/03 20:13
關於2000年總統大選的民調,其實是越接近選舉日,部分媒體的民調已經能夠反映當時的趨勢:宋楚瑜與陳水扁平手,而連戰落於兩人之後。實際結果顯示扁小贏宋,但從統計的角度來看,民調平手是屬於誤差範圍之內。

當時媒體民調真正的問題,如果用心做,不是不能夠反映三組人馬的趨勢,而是受訪者不回答的比率偏高,使得民調顯示,即使是連戰的落後度也不大。畢竟那個時候,離台灣第一次總統大選也沒有幾年的時間。

相對於與所謂的網路民調與策略民調(這兩種都不是民調),部分媒體民調的可信度要比較高。這不是說,部分媒體的民調「很準」,因為如果真的那麼準,也就不用去投票了,當然是以選舉結果「最準」。選舉結果就是「母體」,而即使是用心做的媒體民調,也只是從母體中「抽樣」得到的結論。

樣本數大小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台灣的民調樣本數至少都有1000多以上,與美國等先進國家媒體所做民調的樣本數相若,但相對於總選民人數的比率,台灣的樣本數比率反而要高於那些國家不少。

版主提到的機構效應等問題,也是可以克服的,真正重要的,還是能否確實遵守隨機抽樣原則、有無引誘作答、訪員的素質等。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2-01-03 21:19 回覆:
同意您的看法,不過我所謂的機構效應也反映在問題的設計上
同一件事不同的問法會得到完全相反的結果!

Demitrius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宋陣營選前坳,選後也會照坳不誤
2012/01/03 02:10
民調必須符合統計學上的隨機抽樣原則,若更細一點,符合分層隨機抽樣原則,才能叫做民調。

網路民調不能算是民調,它既不符合隨機抽樣原則,也容易產生灌票行為,而灌票又使得原本就不符合抽樣原則的問題,更加嚴重扭曲。

以2006年市長選舉為例,郝龍斌、謝長廷與宋楚瑜三人角逐。當時的網路民調一直是宋楚瑜高居第一,而親民黨也宣稱自己所做的民調是15%(你們現在還可以google到這種訊息)。

當時新聞媒體所做的民調顯示,宋楚瑜的支持度只有8%,甚至會低到6%。那個時候,宋楚瑜陣營也是一陣撻伐,認為這些民調作假。

台北市長選舉結果揭曉,宋楚瑜只拿到4.14%的得票率,新聞媒體所的民調反而比較能夠反映宋的低得票率。

就算是這樣,宋陣營及其支持者還可以振振有辭,說是新聞媒體降宋的民調支持度做得太低,以致於影響了台北市長選民的投票傾向,產生棄保效應,使宋楚瑜落選。這種說法,完全忽略北市選民具有高度獨立的特性,根本就是污辱選民。

換句話,當時宋陣營選前坳,選後也照坳不誤。

宋楚瑜多年在政壇上打滾,不可能不知道網路民調不可靠,但他沒記取北市市長選舉的教訓,還是照樣以網路民調當理由,胡說八道一頓。如果一位候選人連這種基本常識也照坳不誤,拿到權力也一樣會亂坳一頓,根本就不可信。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2-01-03 07:42 回覆:
網路民調連民調的基本要件都談不上.更不用說參考價值了!
台灣的民調除了樣本數不夠, 抽樣方法有問題, 還有機構效應, 所以參考價值也有限!

HHWU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珍惜每一天
2012/01/02 10:58
你們的蔡總統任期只到1月14日下午四點而已,已剩下沒幾天要好好的珍惜. 之後希望不要像慕容復一樣喔...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2-01-02 11:00 回覆:
如果宇昌台懋案跟九二共識蔡英文還是講不清楚

的確蔡英文的春秋大夢只剩十幾天!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網五毛提供的民調數字
2012/01/02 08:51
呵呵!

看有多少人相信?
再等兩週, 就知道這資料差多少!
五毛的宣傳, 加上老宋的宣佈, 這兩位候選人的民調, 就超過一百趴啦!
五毛數票, 數到手抽筋: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2-01-02 10:26 回覆:
至少我看不出在十二月十四號有任何事件足以讓蔡英文的民調數字直升12%
這種民調鬼才信!

HHWU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我的預測
2012/01/02 00:43
馬有機會贏百萬,一家贏兩家.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2-01-02 02:21 回覆:
我是比較保守一點啦!
如果蔡英文還是否認九二共識, 宇昌台懋案還是說不清楚
大輸一百萬票也不是不可能

天使晴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還是投宋先生了
2012/01/01 17:09

既使造成蔡英文當選這也是民眾的選擇了

不會因為要選一個爛的就要我放棄心中那個好的。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2-01-01 17:28 回覆:
那也是選擇之一!

123酷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偶宣佈
2011/12/31 21:34
馬總統若選輸
偶會退出UDN!
不過
偶會再肥來
因為那只是「自偶要求」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2-01-01 13:41 回覆:
哈哈...

這種事基本上不會發生, 所以酷媽不必擔心了!
馬英九要是會輸,我也退出UDN...一分鐘...
然後再回來繼續罵!!!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送老宋四句.
2011/12/31 17:33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墜河而死,當奈公何?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1-12-31 17:40 回覆:
不管結果如何! 宋楚瑜跟親民黨都會是最大輸家!
不藍不綠的結果,就是藍綠的好處他都要不到!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聽說此人是大學教授
2011/12/31 12:49
大學教授又如何?鄭天佐格主還是中研院院士呢!

院士只能說本行做的十分好,卻不保證撈過界談政治就比一般人高明,這種銜頭,唬不了人。
丹尼爾(Dan In TW)(duntaiyu) 於 2011-12-31 13:33 回覆:
院士算甚麼? 李遠哲拿諾貝爾獎又當中研院長! 一樣講不出人話!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