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對媒體報導他的馬胡會、兩岸政治談判等談話,更正再更正,卻更而不正,澄清再澄清,卻澄而不清,問題在哪?暴露了什麼?
其實,問題不是他的英文「菜」,而在於他的腦筋「歪」!即使媒體沒有百分百精準報導馬的談話,但是並沒有錯誤解讀馬英九談話,即使有些向前推論,也是直指其心或歪打正著。
馬英九總統又被國際媒體錯誤解讀了?這次美聯社專訪後報導,馬英九暗示如果二○一二年順
利連任,與中國的政治商談可能在第二任任內展開。但此一報導,立即遭到馬英九大動作「更正」,強調目前不會將政治議題納入討論,也沒有時間表,在答覆記者
問題時,更未有將此議題與任期連結。不過,他仍指出,他的政府一向採取「先經後政」的政策立場,未來所有大陸政策也都會秉持「符合國家需要、民眾支持與國
會監督」的程序。
馬英九這種「更正」,事實上無法完全否定美聯社的「報導」,因為馬英九在專訪中的回答,已經把兩岸商談「先經濟、後政治」
的原則表明清楚,而且他追求「終極統一」的主張舉世皆知。既然「目前」馬英九還忙著跟中國商談經濟議題,那麼,政治議題留待第二任任期再談,不是意在言外
嗎?況且,按照馬英九「國家需要、民意支持與國會監督」的但書,如果他想操作政治議題商談,這一任任內開始也不無可能,ECFA不就是如此強渡關山的嗎?
馬英九「更正」美聯社,不是欲蓋彌彰嗎?
馬英九身為國家元首,接待外賓或接受國際媒體訪問,本應使用本國語言,由翻譯人員居中,方不致產生
誤差。或許,馬英九自恃英文好,使用英文與外賓溝通或接受國際媒體訪問,正可凸顯自己具有國際觀。但是,包括這一次的「更正」,馬英九已經多次被國際媒體
「錯誤解讀」了,他還是不改使用英文的習性。於此,一般人可能產生兩種觀感,一是馬英九的英文並不好,或者國際媒體所派出的記者聽不懂馬式英文,以致雙方
溝通不良;二是馬英九樂於國際媒體將暗示形諸文字,把他不便示人的內心話報導出來。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問題就非常值得大家警戒了。這次的第
二任與中國政治商談,以及之前的統一得看未來十年情勢發展,馬英九的「更正」其實只有內銷價值,國際社會當然是以國際媒體的報導為準。換句話說,馬英九可
能是利用國際媒體,對外釋放風向球,為國共的政治商談增溫;而此一訊息出口之後,他又轉過來對台灣人民唱催眠曲。可怕的是,當台灣人民聽信馬英九的「更
正」,不疑有他,國際社會卻以為台灣人民接受了馬英九透過國際媒體釋放的訊息!
對國際社會一張臉,對台灣人民一張臉,這是兩年多來,馬英九
所操弄的戲法。甚至,他的戲法還不只兩種,當馬英九面對中國時,那又是另外一張臉!對國際社會,馬英九總是強調改善兩岸關係,降低台海緊張,並期待中國進
行民主、自由、人權的改革,彷彿馬政府「堅守民主陣容」。對台灣人民,則搬出「捍衛中華民國」、「不統、不獨、不武」、「先經後政」等口號,外加虛構的
「九二共識」,以維持現狀為名,行「化獨漸統」之實。至於對中國,就交心得十分清楚了,「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台灣與大陸同屬中國的一部分」,經由
中國同意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實即中國的台北)參加國際組織活動,全是自己人的話。
有這麼多張臉要同時呈現,馬
英九於是成為善於利用語言的模糊性的高手。此所以,他以英文向國際社會發聲,大膽講出自己的內心話,同時向台灣人民作出技術性的「更正」,其實也沒有徹底
改變原意。至於國共之間,馬英九幾乎就沒有語言障礙了,各表一個中國原則乃指向終極統一;台灣自古屬於中國;不反對中國宣稱擁有釣魚台主權;一四一○枚瞄
準台灣的飛彈是為了反外國介入;北韓擊沉南韓艦艇事件,以及釣魚台海域中日撞船事件,則與中國同仇敵愾。一個政治人物的作為,就是他千真萬確的語言,馬英
九,又何必多此一舉一再「更正」呢?
馬英九真實目的是告訴中國(美日都不可能再支持他!)的现任和下任領導人, 只有2012年繼續支持他選驘执政, 兩岸統一時間表才能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