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要感謝 網友 yichun 為婦聯三村做詳細的說明
1。原為婦聯三村。所以說諧音改得好。
2.“婦聯”原意在婦聯會。由蔣夫人領銜向民間(僑界、工商界)募(拗?)到一筆錢,加國防部底數而建,婦聯一系列原定蓋一到六村,實際蓋成1-4村,婦聯一二村都在板橋(浮洲里),婦聯四村在台北松山,三村在北投(文化里)。
3.這四個村子因為地理不連貫,更無串列活動,所以很難聯想原屬同案企劃。四村(松山)及二村(板橋)皆某路公車底站,寫在公車額頭滿街開,故較為人知。
4。婦聯1-4村雖然都沒什麼名氣,但卻是計劃型眷村最早的幾案*。原來倉皇撤台,不免隨處亂住,破落一如難民營,政府百廢待舉,無米下炊,雖心知肚明,卻張羅無力,根本不敢主動開口。等到韓戰起,美援開始,才敢問津眷舍安置。
5.婦聯蓋眷舍約于民國45/6年(1956/7)分批逐步進行,三村設北投直接誘因乃因八七水災該地水漫及腰,原村徹底淹垮,全村流亡,在復興崗光武堂(禮堂)臨時安置半個月,所以婦聯會更動時程,置建100戶。
6.原房舍為夾竹莖土牆、條棟式、瓦房,每夏颱風,都要重災一次,待80年代眷舍改建計劃開始,計劃由國防部出地、北市都計處出錢,軍民結合(另類BOT?)成屋軍民各半,不再專屬眷村,此法空前,各方七嘴八舌,頗多疑慮,故國防部急需建立“模範”,以釋羣疑,北投婦聯三村各項條件皆單純(孤懸一隅,住戶單純,建村最早,高齡危宅,老舊當換。。。),故成改建首選,等於“樣品屋”。所以竟然破天荒還有公共區域遊樂設施的規劃,而成為貴文所見“花木扶疏”景象。1985國歌影片改版,該村入鏡,應該也是這個緣故。
7.婦聯三村在行政劃分上為文化里,道路縱向為文化一二三路,橫向為中興1到10街,此乃當時一片枕戈達旦臥薪嘗膽氣氛的典型產物,所以改建後順勢以文化新城名。這村自始是“雙軌運作”,退輔會只認軍眷以“婦聯三村”稱呼,一般行政只認民政皆稱文化里、兩者各行其是。現在滄海桑田,換血五六次,新住戶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估計福臨三村是婦聯三村的耳誤。
7.貴作瞄準眷村,篇篇佳構,海外拜讀,桑梓依違,十分窩心,感謝又感佩。
*參看婦聯會資料 http://www.nwl.org.tw/his5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