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y Football Summer -奇蹟的夏天
2006/10/29 10:47:12瀏覽492|回應0|推薦0

今天我去TRUE MOVIE電影入口網逛的時候,不小心看到楊導演的留言,讓當天也在現場觀看試映的我,被他的真誠感動,在還沒有完全徵求到他的同意之下,轉貼他的留言與大家分享。
原文出處:http://my.guestbook.com.tw/b1/viewtopic.php?p=283&mforum=truemovie#283

其實把影片剪完後,一直很緊張,因為長達二個月的剪接期,每個細節我們都很清楚,可是觀眾呢?

那天的試映會,我刻意坐在最角落,隨著影片的進行,大家時而哄堂大笑,時而在眼眶紅潤時,打開包包在黑暗的戲院中找面紙,聽到那不經意發出的沙沙聲時,那時候,心裡就踏實多了。

看著大家在戲院中,一起幫這個足球隊加油時,我突然想起,拍攝時,現場只有這群小選手的隊友,一些家人,經過的路人,沒了!就這樣。相較於戲院裡的滿場觀眾,一起鼓掌、驚呼、落淚、大笑,那天在球場上的寂寞感覺,突然回來了!而且好重!

當大家因為電影中,大胖的一句話而笑開懷時,我突然好希望,好希望這群小選手現在就坐在戲院裡,聽到大家的加油聲,也一起替當時的自己加油!

電影散場了,參與試片的朋友聚在戲院外,熱烈的聊了起來,將近半個小時,大家才漸漸離開,我等電影公司的同仁搬著極重的膠卷拷貝離開戲院時,車水馬龍的台北街頭突然覺得好寂寞。

我開始擔心了起來,電影院中,大家剛從熱情的花蓮,熱血的足球場上離開,回到這個真實的世界,關於剛剛戲院中的那個美好,是否有在每個人的心裡留下一個角落,並且把這樣的美好經驗,告訴更多的人。

在路邊等計程車時,花蓮的小選手打電話來,手機那頭透露出將來到台北的興奮,他們急切的想與觀眾一起在戲院觀看屬於自己的故事,聽著他們稚嫩的聲音,我想起了那群在陽光下的純真臉孔,剛剛的戲院中的掌聲及加油聲,會不會在他們的身邊一直出現,在戲院中,在他們未來的人生中!

我期盼大家!我祈求上天!讓那天下午在戲院中的美好可以持續久一點!久一點!

楊力州-奇蹟的夏天導演

~~~~~~~~~~~~~~~~~~~~~~~~~~~~~~~~~~~~~~~~~~~

楊力州 小檔案

他是2006年9月22日,即將上映的電影-奇蹟的夏天的導演,在我看過電影之後,引發我的興趣,先以目前所收集到的網路資訊與大家分享。

以下原文出處:http://www.comcareer.com.tw/talk/all_report/radio_tv_movie/talk05-14.htm
http://tc.gio.gov.tw/ct.asp?xItem=12502&ctNode=39 由我整理合併而成。

中文姓名:楊力州 。Name:YANG Li-Chou 。身分類別:導演。

現職:中華民國紀錄片發展協會理事長、紀錄片導演。
資歷:曾任復興商工廣告設計科專任教師兩年,現為紀錄片工作者,已有七年 。
學歷: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所畢業、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畢業。

曾經是高中美術老師的楊力州,憑著對紀錄片的熱愛,毅然結束二年的教學生涯。在接受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完整訓練期間,楊力州透過紀錄片製作實習,以迄研究所畢業後,即矢志以獨立的紀錄片創作一償職場抱負,而得以運用紀錄片捕捉所及,持續關注台灣社會的議題,並且用三年時間離開台灣到日本,遍訪旅日的台灣人社群,不管在哪裡或以何種方式呈現,關注台灣人自我的主體性,始終是楊力州運鏡的焦點。

拍紀錄片不只是一個「工作」
初見到楊導演,立即被他親切的笑容所吸引,即使已成為知名大導演,也不難從他謙遜的態度中,窺見他的作品能深入人心的主因;楊力州從小就喜歡看紀錄片,尤其熱愛大多數人一看就容易入睡的歷史紀錄片。在復興美工任教兩年的期間,他把這群與他相差十歲的學生樣貌記錄下來,就這樣開始了記錄的工作。從他言語中,強烈感受到他對紀錄片的堅持與理想,這是驅使他不斷向前的動力。

「拍紀錄片是一種享受,它讓我體驗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也因為太過投入,常會與生活糾纏不清。」楊力州笑著說。他的作品與一般世俗印象不同,擺脫紀錄片沉悶嚴肅的方式,以感性及趣味的手法,讓觀眾覺得精采好看;然而另一方面又勇於挖掘人們不敢正視的赤裸情感與種種矛盾的社會制度,這使得他的作品在帶給大家歡樂之餘也帶來嚴厲的批判,發人省思。

以膠捲記錄青春
楊力州目前正在拍攝《畢業紀念冊》續集─《青春》,持續拍了10年,26歲,是這群學生現在的年齡;26歲,也是當年這位老師與他們交會的年齡,「青春」就在記錄與被記錄中被留存了下來。於是,在影片膠捲中,36歲的楊力州看著26歲的學生與他們16歲時的自己對話,跨越時空的靈魂,彷彿在紀錄片中得到了超現實的呈現。

他說,紀錄片的價值在於時間拉長,畫面就跟著清晰起來,從1994年開始拍他們,10年後的現在回頭看,每個人的生活與當初的理想都不相同,甚至有些人朝相反的路走;然而,許多事情的發生早在10年前就有跡可循。

用導演觀點走進被攝者生命
台灣紀錄片的發展和多數第三世界國家相同,都始自反政府。紀錄片是導演觀點,是真實又主觀的紀實過程,紀錄片主題大多來自於對弱勢族群的關懷,讓社會大眾能體驗不同人生。大多數的紀錄片導演都有個共通點,就是不具攻擊性,被攝者容易卸下心防信任導演,也因此會與被攝者生命高度重疊,楊力州嚴肅的說,人永遠比片子重要,這是紀錄片的倫理,而拍攝當下所站的位置,就決定了紀錄片的立場。

他的作品主題從《畢業紀念冊》裡自己教過的學生、《打火兄弟》中的消防人員、到《飄浪之女》裡的日本老奶奶,每個曾經記錄過的人物,都在片子拍完後成為他生活的一部份,甚至連因拍片而結識的消防隊員與老婆鬧離婚時,他還居中扮演著溝通協調的角色;楊力州覺得,每拍一部片就像是多背負了一個人的人生,拍了越多片負擔就越大,這種壓力讓他覺得肩膀很重,卻也成為他最甜蜜的負擔。

積極推動工會保障工作者
楊力州不僅是紀錄片導演,亦是中華民國紀錄片發展協會理事長,紀錄片工作還不算是種職業,所以資源與福利都很少,從事紀錄片工作者很少是專職的,大多是學生或是教職人員因興趣而加入,組成協會的目的在於希望能有完整的制度與組織,讓紀錄片工作者能享有一般勞工的福利。

去年的勞退新制實施,雖是社會大眾的飯後話題,但無論是勞退新制或舊制都與任何一位紀錄片工作者無關,有一部份紀錄片工作者甚至連健保費也繳不起,遑論勞保。在法規上,紀錄片從業人員不是勞工,無法籌組工會,但紀錄片工作者卻是典型的勞動者,他們以百分百的勞動來換取報酬,只是無固定雇主,是屬於自由創作者而已,但這無損於身為一位勞動者應該擁有的勞動權利。「紀錄片」這個可能的「新興產業」,卻是由一群無任何勞動保障的勞動者努力建構著,說來荒唐,卻是事實。

職業倫理受新手思維挑戰
台灣的紀錄片在國際影展中屢獲肯定,程度屬於中上,不只台灣紀錄片逐步走上坡,這兩年來最賣座的國片並非劇情片而是紀錄片,這對台灣紀錄片來說是很大的鼓舞;從事紀錄片工作族群年齡層日趨下降,雖然是很好的現象,但楊力州擔心,這樣自我價值認同的風潮,會讓人認為這是迅速獲得肯定的作法。

當紀錄片在台灣逐漸可能成為一項「職業」時,最初純粹的拍片理想,要如何在越來越格式化的投案、協商、拍片、交片與宣傳行程裡安身立命,紀錄片的職業倫理會受到更大的挑戰;他嚴肅的呼籲,新手想投入紀錄片工作,應該是秉持對紀錄片工作的熱愛,而非是商業取向,否則會淪為一種「奇觀」,變成以偷窺為記錄目的,失去了紀錄片的意義。

讓紀錄片飛揚
「紀錄片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拍攝者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楊力州說到這句話時眼睛都亮了起來,與劇情片很不同的地方,紀錄片內容是無法預期的,必需跟著時間走,但也因如此每分每秒都捨不得拿下攝影機,就怕錯過精采的畫面;拍攝紀錄片雖然很辛苦,但他從不抱怨也不曾後悔,因為這是他的選擇。

楊力州期許台灣的紀錄片能成為全民影像記錄,也希望有更多的資源保護紀錄片工作者,讓紀錄片工業被重視,此外,台灣紀錄片無法成為國際頂尖,原因在於我們所拍攝的議題過於侷限,若能增加跨國合作機會讓紀錄片具國際共同語言,必能讓台灣紀錄片更加發光發熱!

歷年作品參展及得獎紀錄:
1996《三個一百》(紀錄片)1997第二十屆金穗獎錄影帶佳作。

1997《看見四個名字》(紀錄片)1997台北電影獎非商業映演類非劇情片佳作。

1997《打火兄弟》(紀錄片)1997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贊助。1998第二十一屆金穗獎最佳紀錄錄影帶。

1998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競賽影帶。

1998《畢業紀念冊》(紀錄片)1998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贊助。1998台北電影獎非商業類影片台北特別獎。1999美國NAATA影展觀摩。

1999《我愛(080)》(紀錄片)1999台北電影節獨立創作競賽紀錄類提名。1999山形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亞洲電影促進協會特別推薦獎。2000第二十三屆金穗獎錄影帶特別獎。2000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競賽影帶、公視推薦獎。2000瑞士尼翁真實國際紀錄片影展「新感覺」單元最佳影片。
中文片名:我愛(080) 。英文片名:I LOVE (080) 。色彩種類:彩色 Color 。影片規格:betacam 。影片時間:58 。影片類型:紀錄片 。分級級數:未分級 。出品年份:1999 。製作狀態:In distribution 。導演:楊力州 。製片人:朱詩倩。技術工作人員:朱詩倩, 廖人仰, 賴明正, 楊力州 。
故事大綱(本事):在台灣,憲法規定每個成年的男性都必須入伍服役兩年,政府設計了一套入伍服役的規則與說法,二十多萬個年輕的生命於是耗費兩年的青春歲月在那裡倒數計時。對年輕的生命而言,只有在退伍那天,一切才真正開始。

2000《留念》(紀錄片)2000台北電影節觀摩。

2001《老西門》(紀錄片)2001地方文化紀錄影帶獎優等。

2002《飄浪之女》(與朱詩倩合導,紀錄片)2002韓國漢城女性影展國際競賽。2002台北女性影展。2002第二十五屆金穗獎優等錄影帶。
中文片名:飄浪之女。英文片名:FLOATING WOMAN 。色彩種類:彩色Color 。影片規格:betacam 。
影片時間:54 。影片類型: 紀錄片。分級級數:未分級 。出品年份: 2002 。製作狀態:In distribution 。導演:楊力州, 朱詩倩。製片人:馮賢賢。技術工作人員:朱詩倩, 楊力州。
故事大綱(本事):玉枝阿姨最慶幸的是,三十年後又遇到一位能和她說台語的人;羅婆婆受傷後最無助的是,再也沒機會回來台灣走走了;文祺感受最強烈的是,在台灣的家人才是她永遠的後盾;千惠阿姨最期待的是,一輩子在日本過著平凡的家庭生活,然後告訴自己當年到日本的決定是正確的。更多故事是在紀錄片拍攝結束後,仍精彩地進行著。當了祖母的玉枝阿姨找到了三十年前的勇力,她決定離開日本繼續深造;羅婆婆的腳由於年紀太大,無法開刀,所以必須長期臥床;日本的經濟蕭條,影響到千惠阿姨丈夫的工作,這使得她的負擔更重了;而大學畢業後從日本回到台灣的文祺訂婚了,隨著丈夫離開台灣到美國。

2002《過境》(紀錄片)。

2003《新宿驛,東口以東》(與朱詩倩合導,紀錄片)2003金鐘獎非戲劇導演獎。2003台北女性影展(女篇)。2004第五屆韓國全州國際影展Indie Vision競賽單元。
中文片名:新宿驛,東口以東 。英文片名:SOMEONE ELSE\\\'S SHINJUKU EAST 。色彩種類:彩色Color 。影片規格:betacam 。影片時間:112 。影片類型:紀錄片。分級級數:普遍級 。出品年份:2003 。製作狀態:In distribution 。導演:楊力州, 朱詩倩。製片人:朱詩倩, 左珮華(執行製作), 馮賢賢(監製)。技術工作人員:沈紘騰, 朱詩倩, 楊力州。藝術工作人員:溫子捷。
故事大綱(本事):位於東京都的新宿區,是日本商業交易最繁榮的地區之一。這裡的外來人口眾多,包括台灣人、韓國人、中國移民都群聚在這一小方土地。而自新宿區JR電車車站東口起走數分鐘的歌舞伎町,電影院、劇場、餐\廳、風化店、酒吧、賓館、飯店、賭博店密集,總計有超過三千家酒家及特種行業匯聚在此,其中包括一千多家台灣人開設的夜店,不論白天或夜晚,宛如不夜城,因此又被稱為「不眠之街」。
熙來攘往的人潮也帶來高犯罪率。據日本警視廳指出,歌舞伎町一平方公里去年發生刑案件數為東京都內平均數的四十倍,達五千四百件,而外國人的兇惡犯罪更是大幅增加,讓歌舞伎町成為一無法律的地區,因而被日本人視為腫瘤。
二十年來,有超過一萬個台灣女子懷著不同的理由來到日本酒店工作,過著日本複製人的生活;而另一群台灣男性拋棄了自己的身分,隱身於按摩店與賭場中,過著如隱形人般的生活。
二十年過去了,這群在台灣已被污名化的女性及隱避消失的男性,寄了大筆的外匯回到台灣,改善了原生家庭的經濟。但屬於他們的歷史,卻沒有人願意提起。


2004《青春》(紀錄片) 民國92年度電影短片及紀錄長片補助 。
中文片名:藍色青春 。英文片名:藍色青春 。影片規格:16mm 。影片時間:60 。影片類型:紀錄片。
出品年份:2004 。導演:楊力州。
故事大綱(本事):「當兵」是全台灣男性的集體記憶,不論職業、不分地域,只有當兵是大家共通的話題。而不幸的「當兵」時間恰巧是在最青春的時刻,卻也卡在第一階段人生許多選擇的時刻;愛情、事業、學業等許多重要當下,都因為「當兵」卡在中間而變得不一了。導演選擇了兵役這個共同記憶作為這部紀錄片的主結構,透過當兵前的等待虛無,當兵前一天的情感告白,當兵期間的際遇及態度,退伍後面對社會的狀態等做為「藍色青春」的藍色註解。


2006奇蹟的夏天
中文片名:奇蹟的夏天 。英文片名:My Football Summer 。影片類型:紀錄片 。出品年份:2006。 出品公司:山水國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http://www.myfootballsummer.com。導演:楊力州, 張榮吉。編劇:張榮吉, 楊力州。
故事大綱(本事):臺灣後山─花蓮縣美崙國中,一群皮膚黝黑的陽光大男孩正在炎炎夏日裡作著他們的年少大夢;在海邊的足球場上,揮汗踢球奮力前行;球場就是他們的天堂,年紀雖小志氣卻比天高,最大的願望就是一輩子都跟足球當好朋友;為了培養絕佳的默契以及接受嚴密的訓練,這群青少年們打從上國中的第一天,就一起生活在6坪大的球員宿舍裡:一起吃飯、一起上課、一起洗澡、一起練球,說他們是同學,其實更像是兄弟,受傷時互相扶持,贏球時一起慶祝,親密緊貼的生活令他們情同手足,可愛的大男孩們甚至半夜還會在作夢時起腳!而球隊教練,就如同他們的父親,跟他們生活在一起,不但要指導他們踢球,更要教導他們做人做事的道理!他們用熱情燃燒生命,面對理想全力衝刺,面臨國中生涯最後一個夏天的全國戰役,這個夏天,命運之神會以怎樣奇蹟的方式出現呢?他們是否會一起贏得畢業前最終的一場戰役呢?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odobear&aid=51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