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10/29 10:42:13瀏覽856|回應0|推薦0 | |
李志薔先生是11月份即將上映的電影「單車上路」的導演,在這邊為大家介紹一下: ^ ^。 他是來自於熱情的高雄人,學歷為交通大學機械系、台大機械研究所畢業。 雖然,他是台大機械研究所科班出身,但卻投入影像及文學創作,算是晚熟型的創作人。他放棄電子新貴的工作,從紀錄片、文學到電影,一路走來慢慢發光發熱;但過程也不無曲折和艱辛。華視總經理小野就曾說:『李志薔使我想到了年輕時的導演李安,那時他還剛從學校畢業。他只有一部作品,我看完以後就向公司爭取讓他當導演的機會,因為我看到了,也聽到了他的熱情和才華。李志薔的成長經驗和年齡和李安相差很大,但是那種除了想創作之外其他事情興趣缺缺的生命情調卻極相似,尤其是看起來很謙恭溫和骨子裡卻有一種叛逆的騷動。就是那種非做不可的騷動轉化成作品,如火山爆發時的滾燙岩漿,烈烈灼燒著山頭草原和附近的村莊,發出吱吱的響聲和濃濃的烈焰。』 聯合副刊主任/詩人陳義芝也曾說過:『李志薔擅長編織綿遠的身世、時代的憂歡,將平凡現實寫得驚心動魄。看李志薔如何擇取經驗用心鋪排,以細膩筆法表現出文字的張力,深深感覺到這位具有科學背景的年輕高手對文學精粹的信仰,足令無數搖筆桿的老人汗顏。』 電影相關作品: 2000-2002:「流離島影」系列紀錄片-『浮球』。中文片名:浮球 。英文片名:THE FLOATING BALL 。色彩種類:彩色Color。影片規格:35mm、16mm 。影片時間:24。影片類型:紀錄片。分級級數:未分級。出品年份:2000 。導演:李志薔。製片人:許慧如。技術工作人員:蕭神榮、 寶島、 李志薔、 沈可尚。參展及得獎紀錄:2000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觀摩、2000台北電影節獨立創作競賽紀錄類提名 。曾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入選加拿大溫哥華影展、澳洲布里斯班影展、瑞士Next Vision de’reel、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韓國釜山影展、韓國全州影展…等。 故事大綱:島嶼如浮球承載希望,但命運只能隨波逐流…… 1.〈新生之路〉:這是一群初來乍到的大陸漁工在暈船之餘,仍對未來充滿著期盼與夢想的故事。 2.〈望鄉〉:二十五歲的阿生,漁工生涯已超過五個年頭。運氣不好時,會被船長打罵。即將回鄉之際,他笑說,已不認得孩子長什麼樣了。 3.《鳥人阿揚》:三十五歲的阿陽,老蹲在船舷邊發呆或唱歌,他說,人就像一隻海鳥,飛出去,沒有飛回來的時候。也許停下來,就是接受死亡的時候。 2004:擔任電影『艷光四射歌舞團』製片統籌兼副導演。入圍溫哥華國際影展、釜山國際影展、倫敦國際影展、德國曼漢姆國際影展等。並獲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最佳電影原創歌曲、最佳造型等獎項。 2006:電影『單車上路』:中文片名:單車上路 。英文片名:THE ROAD ON THE AIR 。色彩種類:彩色Color 。影片規格:35mm 。影片時間:90 。影片類型:劇情片 。出品公司:台灣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國家:中華民國 。官方網站:[url]http://www.wretch.cc/blog/roadintheair[/url] 。導演:李志薔。編劇:李志薔、張友漁。製片人:周美玲。演員:李國毅、李運慶、陳意涵、張榕蓉。技術工作人員:寶島(攝影)、 陳忠良(燈光)、李常磊(錄音), 劉芸后(攝影)。藝術工作人員:張見宇(配樂)。 『單車上路』為李志薔導演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改編自張友漁原著《阿國在蘇花公路騎單車》,此劇本曾榮獲2003年新聞局優良劇本獎之-最優劇本。並入圍德國曼漢姆國際影展、亞洲電視節,並獲選為「南方影展」開幕影片。 故事大綱:這是一條走不出去的公路,沒有盡頭…阿國,一個叛逆的縱火犯少年,才十七歲的人生,就已無望;在放火燒掉便利商店後,他獨自騎著單車,逃向蜿蜒的蘇花公路,逃離他的人生。 註:蘇花公路是台灣島嶼東岸的主要交通動脈,日據時代開闢而成。從蘇澳到花蓮,一邊是浩瀚的太平洋,一邊是海岸山脈。碧海藍天,沿線是無止無盡的翠綠與蔚藍。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