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印象蘇州 (華副)
2013/06/11 08:52:35瀏覽262|回應0|推薦1

印象蘇州

文/魏世昌

此行遊歷蘇州,說沒有抱著尋前人腳步按圖索驥的用意那是騙人的。誰不慕「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雋譽而來?誰不傾心唐朝詩人杜荀鶴描繪「君到蘇州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港小橋多。」悠悠的民居生活?又有誰能拒因張繼而聞名千載的「楓橋」於千里之外呢?

面對現代化的蘇州,走陸路比走水陸快且便捷,我們想看見江南水鄉人家仍利用舟楫往來的景致已成為了一種過分的要求,昔日扮演民生經濟重責的水道終被觀光用途與價值給取而代之矣。

張繼筆下「江楓漁火對愁眠」的意境,不復存在。寒山寺早被日益擴大的蘇州城區圈入城中,甚至連寺廟的銅鐘都不是張繼所聽到的那口鐘,楓橋也在一八六○年太平天國攻陷蘇州時毀於兵燹,如今眼前的十里楓橋不過是城樓「鐵鈴古關」的關防橋,但這並不因此減少我對〈楓橋夜泊〉詩意裡無限的嚮往。

然而閱讀蘇州,沒有錯過虎丘山的理由。除北宋文學家蘇軾曾說過:「至蘇州不遊虎丘,欠事也。」更別具歷史意義的是,蘇州乃春秋吳國都城之所在,這裡的許多名勝古蹟和文化遺產總要令人喟嘆人物的命途多舛和看盡國家的振衰起敝。

我不禁同情起西施姑娘,她的美麗使自己無端捲入吳越混戰及扯不清的恩恩怨怨,也替吳王夫差的昏庸失政葬送了大好江山而背負亡國罪名感到不平。後人流傳說:計成,西施被家鄉來的官員投入江中沉死,但我卻寧可相信西施完成使命後與原先的情人范蠡泛舟太湖而隱居湖上,在蠡園安享餘年。

惟撇開干戈兵事,古城內外歷來即是達官富賈建築私家園林之處,也是文人雅士寄情與休憩之地。他們喜歡把自己的宅院整得有山有水,可賞,可遊,可居,體現主人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智慧。在這裡你可以真正獲得精神上滿足的愉悅,融入濃郁的隱逸氣息。我想,古典園林代表了一種生活理想與脫俗之感;這也是為甚麼,蘇州成為文化瑰寶,使人流連忘返吧!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nowei&aid=7739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