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師者,所以
2014/11/13 18:30:31瀏覽255|回應0|推薦0

 

后里馬場釘掌室 2002

  在奧運及世界盃多項競技體操冠軍頭銜的前俄羅斯選手Valery Liukin(中譯名「李烏金」或「柳金」,1966~)與其妻Anna的訓練下,女兒Nastia亦成為競技體操的世界冠軍,這是少見的「優秀選手成為出色教練」的例子。多數名教練在身為選手時,成績表現普通,但在轉為教練時,卻能藉其專業素養訓練出優異的選手。以馬術界當紅炸子雞Anky van Grunsven的教練Sjef Janssen為例,30年前誰能預見他在教練職的優異表現?

  頂尖選手退休後,往往難以忘懷昔日加諸於身的光環,他們習慣站在幕前接受喝采,享受鎂光燈聚集於己的虛榮感。教練則否,他們負責訓練子弟兵,隱身於光芒四射選手的背後,媒體很少報導,觀眾也不會要求與之拍照或簽名。兩者的身分轉變是一種考驗,試探選手能否成為好教練,或是僅將其當做退休後糊口的工作。

  以馬術運動為例,身為選手,要有強烈的獲勝企圖,身為教練,要有強烈的授業熱忱。與教練職相比,選手的性質比較單純,rider只需充分表現所學,並且克服個人內心的障礙即可;但是教練在指導技術之外,更需要充當心理師,幫助rider處理練習時及上場前的恐懼不安,鼓勵他們以平穩的情緒盡量發揮。兩者相似之處,只有「專業背景」,是否能成為好教練,和技術優劣並無太大的關聯。

  馳名國際的藝術家朱銘早年跟隨楊英風習藝,楊英風用心導引工匠出身的朱銘了解何為藝術之真意,然後在朱銘身心成熟後放手,任其自由發揮,因此世人得以見到單飛後的朱銘《太極》、《人間》系列的鬼斧神工。教練要成就的是學徒及馬,他嚴格要求、因才施教,希望學徒進步到可獨當一面,希望馬匹能經由調教而達到最佳的境界。他專注於學徒的表現,關心馬匹的狀況,努力地培養學徒上領獎台接受喝采,樂見學生青出於藍勝於藍。昔年金牌的光環?早被拋到九霄雲外了。 2007/11/02

( 興趣嗜好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me19961112&aid=1892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