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政府瘖啞,是因為忘了沉默的大眾
2014/03/26 10:41:29瀏覽110|回應0|推薦0
政府瘖啞,是因為忘了沉默的大眾


【聯合報╱社論】

2014.03.26 03:56 am

 

政府應對這次學生「反服貿」抗爭,行動顯得遲緩而消極。

江揆和馬總統先後發表公開談話,卻顧忌著學生的憤怒和不滿,無法提出強有力的主張。

其中一個明顯的問題,是政府一直未能將社會上支持服貿的沉默力量當成後盾,

卻讓自己的神經被學生掐在手裡。


「人民」是一個弔詭的概念,尤其在媒體的放大效應下,幾千個街頭走動的群眾,

有時竟顯得勝過幾百萬個被當成「背景值」的無名氏。但這樣的呈現究竟是真相,還是幻影?

以服貿協議為例,反對者當然有權選擇他們想要的方式來表達不滿;

事實上,去年六月服貿送審後,這類聲音從來不曾斷過。

然而,支持服貿協議的人呢,他們也是「人民」或「公民」,

但在學生高呼「人民反對服貿」的聲浪裡,他們卻被化為烏有了。


大家注意到馬總統的政治人格中有一項特質:

他對反對者的關注,往往遠超過對支持者的關注。

身為以「全民總統」自居的領導人,這樣做自無可厚非;

然而,公共政策的影響涵蓋每一個國民,當占領國會的學生搶奪了發言「霸權」,

把自己包裹成「全國─全民」(national-popular)的代言人,從而壟斷了民主舞台;

馬英九和江宜樺面對此一情勢,心裡可曾想過那些支持服貿、支持政府兩岸政策的人?


試想,那天江揆走進立法院示威學生中間時,

他若說出:「你們在這裡每一個反服貿的人,在社會上就有兩個(或更多)支持服貿的人。」

這種說法不是很有力嗎?他不就能把支持服貿的社會力量拉進來當成自己的憑藉嗎?


民間反對者對政府決策發動挑戰,原是民主的日常課題。

而反對者為了強化訴求的正當性,往往會把自己化身為某種具有高度道德正當性的身分,

例如「媽媽反核能」、「學生反服貿」。這種手法固顯牽強,卻不難理解;

因為從道德制高點出發,能反映主事者希望傳播的價值,並觸動社會的認同感。


某些議題由於是非分明,牽涉的價值爭論較低,社會共識比較容易凝聚。

例如洪仲丘事件,民間團體以「公民」身分集結抗議,

迅速收攏了社會上對於軍中不當管教的譴責,迫使政府做出改革。

但有些爭議牽涉的利害較不明確,或因技術或專業問題而變得複雜,

即很難找到簡單的共識,服貿和核電即屬此類。

這類議題,意見對立的不僅是民間異議者與政府,即使在人民之間,也存在很不同的想法。


然而,在台灣的核電與服貿爭議中,人民間的意見差異幾乎無法呈現。

由於反核與反服貿協議的團體聲音宏亮

,組織健全,行動力強,他們幾乎左右了整個社會的議題思考。

這些團體動輒以「人民」自居,壟斷了社會的發言,也排擠了其他人的聲音。


馬英九與江宜樺都是學者氣味太重的人,

對於「人民」的多樣性缺乏了解,也就缺少一種「民粹想像」。

也因此,他們面對民間的挑戰者,幾乎一無疑問地接受對方以全稱出現的「人民」身分,

任由挑戰者界定議題,政府則絞盡腦汁作答。於是,一種虛矯的「官民對峙」,

就在少數民間反對者與政府的合謀之下成形。


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上許多沉默公民的聲音就被抹煞;

他們對核電及服貿可能是高度支持的,或並無強烈異議反對,

卻被反對者奪取了發言權,政府也不重視他們的支持。

亦即,由於反對者的奪目聲勢與高亢言行,加上政府與反對者一搭一唱壟斷了民主平台,

這個社會裡很多人的「公民」或「人民」的身分其實是被漠視了。


政治人物的責任,是要經由組織與代言,把民間不同的意見匯整成具有公共意義的民意,

經民主過程的檢驗與討論,最後形成國家政策。馬英九的「領導力」薄弱,在這裡最為明顯,

因為他易於向一方傾倒,這是法匠的通病,也是他必須調整的領導思維。


服貿爭議引發學生占領政府機關,是一次嚴重的政治危機,絕不能當成行政層次的事務處理。

馬英九、江宜樺必須懂得召喚「沉默的多數」,正視他們的願望,為他們發出聲音,

這股沉默力量才能成為政府處理危機的後盾。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wn198313&aid=12003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