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政壇老人當道,李登輝、王又曾兩個八十多歲的老人,佔了新聞一大半,可是民眾反應大不相同。王又曾掏空資產債留台灣,已成全民共憤,無須多論;至於李登輝一席從未主張台獨說法,引起藍綠熱烈討論,從中,充分顯露出台灣政黨論述基礎之脆落,仰賴統獨光譜、不尊公共政策,各政黨領袖實應汗顏。
英美等國主要政黨,是以經濟政策、賦稅、國防、社會福利等公共議題之不同主張為彼此差異性,但台灣的主要政黨,卻是以國家認同與台灣認同為分水嶺,在統獨光譜中各擁山頭,以致於兩岸關係、大陸政策、統獨問題、族群意識常成為政黨的主要政治訴求,至於公共政策議題則沒有太大的不同。
陳水扁總統2006年春節談話的三項要點,思考廢「國統會」及「國統綱領」、以「臺灣」之名加入聯合國,以及推動「新憲公投」,引起各界討論。同樣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接受國外媒體專訪,表示「統一」是國民黨的終極目標,亦受到藍綠陣營同聲撻伐。
陳水扁與馬英九,分別是台灣執政與在野的領袖,從兩人的談話中,清楚看出對台灣未來走向的不同表述;而這也是目前台灣各政黨的困境所在。
台灣自威權化至民主化的過程,可以說充分表現出「在位者—反對者」間的動態關係,亦即執政的國民黨試圖改變以回應反對者的需求和挑戰,並回過頭來影響反對者行為的互動過程。
一般認為,一九八六年被視為台灣民主轉化的開始,隨後幾年,統治菁英採取一連串自由化的措施和民主改革,一九八七年宣布解除戒嚴、一九八九年立法通過人團法開放合法組黨、一九九二年起陸續進行中央民意代表的全面改選、到直轄市長與台灣省長的直接民選、乃至於一九九六年總統的直接民選,在形式上台灣政治民主化過程已然完成,而二000年三月第二屆民選總統的選舉結果,更首度產生了西方民主政治中政黨輪替的現象,而被人們視為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在民主實質意涵上一個畫時代里程碑。
台灣的民主轉型經驗在全球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裡十分突出,在理論與實踐上都格外具有分析價值,帶有濃厚的三種特質:第一、「由上而下」,政體轉型主要是由執政菁英,盱衡反對運動勢力而被迫性發展;第二、「選舉帶動」,在政體轉型過程中,選舉機制要比體制外的政治抗爭發揮更大的政治推進力,也是引導反對運動進入體制內來推動改革的重要誘因;第三、「分期付款式」的特質,政治體制改革經歷漸進的、多階段的局部性制度調整,而非在短時間內進行全盤改造。
雖然國民黨政府將一九四七年於南京制訂的憲法實施於台灣,但在戒嚴體制下,憲法的重要規定軍備凍結,而國會體制也因為四十年不曾全面改選而名存實亡,在此特有的歷史條件,台灣在民主化過程中必須克服結構性障礙,建立一個全新的民主體制。然而,此一民主政體轉型過程,無疑是對「中華民國」法統主張的鬆動,也給予訴求本土化自由化的反對勢力一個更大的能量,民主化與本土化遂劃上等號,激盪著台灣人民就情感認同與實際生活關係等層面對「中華民國」、「台灣」、「中國」進行概念化認同化的選擇。
主要政黨不在政策、議題的層次上來競爭,卻在台灣認同與國家認同上沒有共識,影響台灣政黨政治運作。 國家認同和自由民主一直是臺灣各政黨最重要的區隔,尤其是國家認同的衝突,在台灣已然進入競爭性政黨體系下,各主要政黨對於國家認同抱持不一致的看法,成為台灣民主鞏固過程中最不穩定的因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