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21 02:30:15瀏覽748|回應0|推薦0 | |
. 緣起 : 吾愛吾師 吾愛吾道 作者 ; Willtrue http://blog.udn.com/willtrue/4452292#reply_list ========================================= 本文 : 韓愈作了< 師說>忘了<道說> 一, 韓愈作了< 師說>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ttp://www.dajiyuan.com) 〈師說〉翻譯 , 抓一個參考 http://mypaper.pchome.com.tw/erict/post/1310412342 二, 韓愈忘了<道說> 道可道 韓愈未談道 不過, 他能把道的傳承與學習次第,大約說明了! 不過, 真正的小學而大遺的, 是韓愈 ! 傳承篇 : (師 : 施/說者 -> 道 -> 生 : 受/聞者) (一) 師說 作者: 韓愈 ok! 天下許之 ! (道的傳承,學習態度->good!),韓愈之余嘉其能行"古道",不正是韓愈自己留一手 嗎 ?! 這裡的"古道",真的是古道烏龍茶 ! 只嘉許李蟠完成這個傳承的外貌,且整篇<師說>繞著師生與教/學態度環境, 而不略提 : <道> ! (當然, 道可道, 不容易談道) 韓愈自知 :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 ->生" 的師道之傳承很重要,但是 <道>的內容更重要,師對生之於<道>之無惑更重要 ! 但是, (素)牛肉呢 ? <道>的面面觀呢 ? (二) 道說 韓愈明明知道, 內容重於規範, 作了[ 師說], 而根本不提 <道>的一二, 就是怕引起爭議 !? 難道<道>可那麼難道嗎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韓愈應該在作本文本篇前,先問 : 李蟠 ! 您六藝經傳,皆通習之,現老夫在您面前,讓您請問,其中可有不解之處 ? 上呈來問 ! 至少道一<道>吧 ! 如果李蟠很湊僻,回說大致無不通曉,那麼,韓愈可以提問,秀出兩手以完成傳承道貌之完滿 ! 或許這裡增改一個字便可道貌岸然; 傳道、受業,都是李蟠自家老師的功勞、唯有解惑 ! 因此, 增改為 >>不拘於時,<問學>於余 !或 <問> 於余 ! 當然,<道>的面面觀呢 ? 韓愈作了傳承(一) 師說,但是欠天下一個傳承(二) <道說>, 這<道說>之文,樣式風格可如(一),<道>的內容可從道之面面觀,或世人之常惑大惑的面向著手 ! 您先生 !感覺起來您胸有成道,唉啊 ! 凡是有問題問 古哥google或尋他百度,自然 必應 BING! 自然 YA -HOO 啦 ! 如同 a piece of cake ! 台語 : 桌上拿柑 ! ( 嘻 )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