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30 15:55:59瀏覽411|回應0|推薦0 | |
2008-06-30.中時電子報轉引中央社 大陸遼寧省近日舉行大規模長城資源調查,結果顯示: 在遼寧1千2百多公里的明代長城中,牆體消失已達563公里。 專家呼籲:遼寧省長城保護修復工作,已刻不容緩。 香港「文匯報」報導: 「萬里長城」綿延於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內蒙古、甘肅等13個省、市、自治區,遼寧境內的長城資源豐富。 歷史上,燕、秦、漢、北齊、遼、明等朝代都在遼寧境內修築過長城,總長度約2,350公里。 隨著時光流逝,由於風雨侵蝕、戰火摧殘以及各類人為因素,遼寧境內現存長城有的仍屹立,有的卻蹤跡難尋。 為了釐清遼寧長城現狀,遼寧組織32名文物考古專家組成調查隊,徒步穿越145個鄉鎮、568個村,行程2萬多公里,基本釐清遼寧省內明代長城現況。 遼寧長城調查隊長陳山說: 目前初步確認的遼寧長城牆體,約1千2百多公里。由於自然和人為破壞,使長城消失的牆體,長達563公里,被確認有效的,僅剩約7百多公里。 不過,在調查中,專家還是有不少「意外驚喜」。 例如: 在錦州市黑山縣,專家發現多條平行的長城牆體; 在凌海市溫滴樓鄉的大茂堡,建築結構特殊; 綏中縣意外發現一處大型摩崖石刻。 專家初步認定: 遼寧現存明長城,與以往書籍中關於明長城的記載,基本吻合。 此外,專家發現: 遼寧東部山區的明代長城,保存相對完好,而跨越瀋陽市以及鄰近縣市的平原地區明代長城、烽火台、邊堡等,已幾乎「難尋蹤跡」,僅幾個地方還留下了一點殘塊青磚、土台等遺痕。 陳山認為: 遼寧山區明代長城,保存較好,主因是「人跡罕至」,遭受人為破壞機率較小。 處於遼寧半山腰、溝峪的長城,由於受到開荒種地、開山崩石取土等破壞,保存完好度差一些。 而遼寧平原地區的長城,在耕作、開發、建築等人為生產、生活行為,對文物造成破壞,幾近蕩然無存。 |
|
( 在地生活|大陸港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