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南京城(11):中華民國
2012/03/09 01:14:15瀏覽282|回應0|推薦0

1925年3月20日,孫中山因病不幸在北京去世,因其生前遺言希望葬于南京,故暫時停靈於北京香山。

1926年6月,蔣介石率領國民革命軍揮師北伐。1927年3月23日,北伐軍光復南京;4月18日,國民政府宣佈定都南京。蔣介石於同日發表講話,闡述其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的原因:“中華民族歷史上兩次被外來民族所霸佔,而皆終結于南京,大明定都南京推翻蒙古,民國建都南京推翻滿清;先總理曾說北京象徵專制,南京象徵民主與自由,先總理選定南京做為我們的國都,我們負有重大責任,保衛並服務於我們的政府,直至生命最後一息”。

(蔣先生發表之定都聲明何等慷慨激昂,然其生命之最後一息並不在南京。蔣氏是否一苟且偷生之人,筆者不敢妄言,然自西安事變,蔣氏由反共驟而聯共;1948年底,早早經營台灣,以為後路。有此二事,歷史終將對其有所結論。)

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開始了將南京建設為世界一流城市的「首都計畫」,聘請美國建築設計師亨利墨菲為總顧問,同時強調“發揚光大固有之民族文化”,為南京城留下了眾多民國風格濃郁的偉大建築。當時建築的綜合品質、安全性能已被公認遠勝於今日的建築物,雖然現今號稱科技水準領先民國時期70年,却只是莫大的諷刺劇。

孫中山評價南京:「南京為中國古都,在北京之前,而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鐘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此佳境也」。

1929年5月28日,孫中山靈柩奉安于南京中山陵。此前,蔣宋美齡選定法式梧桐為南京的行道樹,奠定了南京處處為林蔭大道的獨特城市風格。1949年4月南京淪陷後,當局大肆砍伐樹木,截至目前,孫中山「奉安大典」時栽種的兩萬棵梧桐已僅剩3千棵。當局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南京市民及海內外同胞的一致譴責。

南京十年

自1927年4月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始,至1937年11月全面抗戰爆發,國民政府宣佈遷都重慶,這十年間中華民國工業總產值年平均增長7.7%,與當時世界範圍的經濟大蕭條形成極大反差,鋼鐵工業、飛機製造業、電工電料業、化學工業、礦產業等一批新興行業蓬勃發展,部分國貨產品的品質已完全取代進口產品。因此這十年被史學界稱為「南京十年」,又稱「黃金十年」。

「南京十年」時期,國民政府成功發行全國統一的紙幣—法幣,完善了十進位制的貨幣制度,結束了數千年來中國使用黃金、白銀進行商品結算的歷史,使中國向現代金融體系轉型。

而在稅收方面,國民政府積極與東西方列強談判收回關稅自主權,在國內徹底取消「厘金」(即現在的過路過橋費),當時中國國內人流、物流暢通無阻。

「南京十年」時期,國內雖面臨共產黨的不斷叛亂破壞,外有日寇之侵略,國民政府仍建設鐵路5400公里,其中隴海線、平漢線、粵漢線、浙贛線、廣九線直至今日仍是中國鐵路的動脈;公路方面,修建公路總裏長達43,521 公里。

在這一時期,國民政府頒佈了十四年制義務教育大綱,大力投資建設教育事業,在文化藝術界造就了胡適、翁文灝、鄒韜奮、陶行知、傅斯年、張愛玲、沈從文、曹禺、梅蘭芳、顧頡剛、徐悲鴻、黃炎培、林徽音、梁思成、陳寅恪、林語堂、馮友蘭、齊白石、錢鍾書、楊絳、巴金、費孝通、傅抱石、魯迅等一大批璀璨奪目的文化大師,他們的成就與光輝是今日的犬儒們無法企及的。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nyqao&aid=61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