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懸崖》—美麗的罌粟花
2012/01/31 23:37:07瀏覽563|回應0|推薦0

40集電視劇「懸崖」正在大陸熱映中,以其扣人心弦的情節、精緻優美的畫面,可謂一片喝彩之聲。該劇講述了中共特工在抗戰期間潛入偽滿洲國,與日偽鬥智鬥勇的傳奇故事。公平而言,該片確實要比此前獲譽無數的同類諜戰劇「潛伏」更勝一籌。雖然現在僅是1月,但筆者可大膽斷言,此後的11個月不會有任何劇目的水準能夠與「懸崖」比肩,明年的「白玉蘭獎」若不頒發給該片,恐怕難以服眾。

正因該片在藝術上的成就如此之高,更因該片在宣傳中一再表示,所使用的服裝、槍械、背景建築、傢俱等完全與歷史事實相一致,甚至相關演職員都閱讀了「滿洲帝國警察手冊」。因此,很多觀眾會認為即使故事情節有些許虛構,但中共在抗戰時期,在偽滿洲國與日偽曾有無數英勇戰鬥的壯舉應是確鑿無疑的。

然而,事實是無情的,無論罌粟花綻放的多麼美麗,鴉片的本質與毒害不能因其美麗而改變,更不能因其美麗而吞食。觀看「懸崖」的觀眾們,都會誤以為所謂「東北抗日聯軍」是隸屬于延安的中共武裝,而事實上抗聯是在蘇俄和共產國際領導下的武裝力量。這一點,曾因寫作《雪白血紅》揭露了殘忍的1948「長春圍城戰」之真相,而被中共當局封禁達十八年的張正隆先生,在其最新著作《雪冷血熱》中有詳細講述,不僅東北抗聯這一組織與中共無關;在抗戰勝利共軍進駐東北後,抗聯戰士甚至遭到了壓迫排擠,而在六十年代中共與蘇共破裂,掀起「打倒蘇修」、「打倒社會帝國主義」的浪潮後,在抗戰中倖存的抗聯將士更是被貼上了「內奸」、「蘇修特務」的標籤,受到了無情折磨。

而對於中共自身在抗戰期間在東北有無其組織、有無領導抗戰,在1945年11月共軍悍將林彪、黃克誠寫給毛澤東的信中,可見一斑:「無黨組織,無群眾支持,無政權,部隊士氣受到極大影響。部隊所到之處,商店盡皆關門,糧食除一部分吃日本存糧外,其餘到一處吃一處,吃空燒盡,有如蝗蟲,人民怨聲載道」。此言何意,不難窺其真貌。

而觀看「懸崖」的民眾,除了「中共在滿洲領導抗戰」與「抗聯」的真相外,還有另一個更美麗的誤會,就是「蘇聯在整個抗戰期間都是站在中國一邊,支援中國抗戰的;而在世界戰場上蘇聯始終在與法西斯軸心國集團作戰」。為此,本片巧妙的將劇情從1939年初直接跳到1944年底,而隱去了這中間的五年。而在這中國抗戰最艱苦的5年、中華民族面臨存亡續絕的5年,發生了什麼呢?

1939年8月23日,蘇聯與納粹德國簽訂了共同瓜分波蘭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1939年9月至次年3月,蘇聯先後大舉入侵波蘭與芬蘭;1941年4月13日,蘇聯與日本正式簽訂《蘇日互不侵犯條約》,在條約中,蘇聯承認偽滿洲國不屬於中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並與偽滿建立正式外交關係;而日本則認可外蒙古不屬於中國,為蘇聯的附屬國。在整個二戰期間,蘇聯是同盟國中唯一與偽滿建交的國家,而美、英等國早在1933年便向全世界宣告永遠不會承認「滿洲帝國」。蘇聯與日本簽訂《蘇日互不侵犯條約》後,立即切斷了與中國的所有軍備物資通道,使得中國只有仰賴滇緬公路,成為與外部世界聯繫的唯一通道,令致本已危在旦夕的中國抗戰局勢愈發雪上加霜,若非天不亡我,日本帝國戰略錯誤,於1941年底偷襲珍珠港,則蒙元、滿清征服中華的歷史悲劇恐複將上演。

如同中共從不承認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殘部去往陝北的過程是在「逃竄」,而在學校教材中一直宣稱離開江西是爲了北上抗日,更美其名曰「長征」相類似,在大陸的歷史教科書中,長期以來刻意隱瞞《蘇日互不侵犯條約》這一史實,而條約內容為何,大多數大陸民眾更是茫然無知。中國國民革命軍抗日陣亡將士的墓園、紀念建築99%以上皆被當局鏟毀削平,數百萬中華抗日英烈可謂死無葬身之地;而在東北三省,卻對蘇聯侵略者的紀念建築多加保存繕護,誘使中國人民去祭拜,如此現狀,實在令人心痛心寒。

「懸崖」的製作方在宣傳中表示:「要創作的是一部里程碑的作品,這部作品,過二十年甚至更長,它都不會過時,應該是能經得住時間考驗的作品。好的作品,扎實的作品,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光彩。我們保持公正,將來這個片子可以拿到日本,韓國,東南亞,甚至美國和歐洲去放,亦不會在意識形態上受到觀眾們的排斥。」。對此,筆者深表贊同,並對製作方在片中暗示史達林在蘇聯實施的是「暴政」一節而深致欽佩。

最後要聲明,寫就本文並非「懸崖」拍的不好,而是因為它確實是部佳作,不像其他抗戰題材片拍的大都太爛太假,觀眾一望而知是在胡編亂造;而「懸崖」實在拍的太好、太逼真,單就藝術造詣而言,無疑是難得的上乘之作,但觀眾在觀看該片時,仍不應忘記「本片內容純屬虛構,與歷史事實多有不符」,這是「懸崖」的遺憾,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哀。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nyqao&aid=607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