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全美各地的中國城有三多: 中國餐館多、中國藝品店多,中藥材店多。 話說美西某中國城有一家華資商業銀行,其副理姓陳,是第一代移民。陳副理弱冠來美,在美打拼二十多年,如今小有地位,天天西裝革裏,也滿像回事,因為銀行業務要靠街坊鄰居的幫襯,所以他為人十分熱情也很受到附近商家老闆的尊敬。 陳副理年過五十,和所有進入更年期的男人一 樣,不可避免的於某些“極”重要時刻在陳太面前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由於靠地利之便,陳副理會趁午休或下班後到中藥材店去逛逛,看看有沒有甚麼東東可以買來“補”一下,店主見陳副理上門,當然會熱情招呼。有些老闆會把櫃檯上大玻璃瓶裏泡的陳年藥酒分些給他,那個罐子裏的寶貝可是琳瑯滿目,除了一般藥材之外還有鹿茸、人蔘、海馬、和各種不知名的“鞭”,這往往是老美們在店裡閒逛時,指指點點的注意焦點所在。可是陳副理喝了一段時間後,發覺效力似乎不大,而血壓卻有增高趨勢,所以他後來就轉向找坐堂中醫師〈在藥材店內給人開方子的中醫師〉求救了。 坐堂醫師最初總會望、聞、問、切一番,然後開個方子,由前台抓葯,每次都好幾大包。陳副理穿著西裝由大門口走出來時,手裏提著兩個大塑料袋,總是給人有點格格不入的感覺。次數多了,坐堂醫師反正也是給老闆打工,自然就開始偷懶,往往是照老藥方抓葯,在這種情況下,身體怎會有改進?所以陳副理後來就轉往同條街的一家中醫診所了。 這家診所開張多年,醫師〈也就是店主〉換了好幾個,原因都不一樣:有到外州發展的,有告老還鄉的,也有號稱與西醫合作去了。陳副理求診時,正好由一位北京來的中醫師剛接手不久。這位中醫師號稱祖上十幾代都是中醫,苦于英文不靈光,所以只能委屈的窩在中國城打天下。 中醫這行業在中國城競爭十分激烈,但北京大地方來的就是不一樣,對待病人自有一套。 陳副理才講幾句,北京中醫師就曉得他的來意,打開葯櫃從最裏層取出一個白色的塑膠瓶來,瓶身光光沒有任何標籤,他宣稱這是當年在北京給中南海國家首腦、領導幹部們特別配製的,現在只剩幾瓶,因為藥材十分珍貴,有些甚至違反法規,所以再製可能要等上好一陣子。陳副理人老實,聽他如此說,心想他這毛病十萬火急,可不能等,於是一古腦的全給買了,所費當然不貸。 吃了之後有效嗎?陳副理也說不上來,雖然天天都按時服藥,但有時有效,有時卻好像白吃了,還得看當時的心情。後來有人告訴他這些藥其實都是大陸流行的一些強腎固精丸,有些中醫師怕你拿著舊瓶子直接到超市前台去買,所以都把它從新裝罐了。陳副理聽了之後,大呼上當,剩下的藥也就放在一邊了。 大牛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興趣繼續聽下去。大牛年紀大,打字辛苦,若各位覺得還不錯聽,就請帕婆推薦一下,等累積到五十人我就發續集。若是沒有呢?大牛就休息一周度個春假去,這兩個星期連連發文也是够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