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窮得只剩下錢》
2009/01/08 21:08:31瀏覽712|回應0|推薦9

前第一家庭的公子陳致中日前至土城看守所探望父親陳水扁,隨手攜帶了 一本書,書名是《窮得只剩下錢》,似乎與乃父現今的處境十分貼切,既傳神又諷刺,不知陳水扁讀後感想如何?反而社會大眾認為用此書名來形容陳水扁,真是神來之筆,令人拍案叫絕,一時之間,好奇者眾,紛紛搶購此書,造成洛陽紙貴的盛況。
有人坐擁金山    有人三餐不繼
有人窮得只剩下錢,而且不是一點錢,而是很多錢,除了「海角七億」外,陸陸續續又挖出許多金庫、密帳,累積起來已數十億之多,有如坐擁金山、銀山,別說這輩子花不完,還富及子孫三代。相對於現在許多上班族要面對裁員、減薪及放無薪假,不僅飯碗不保、荷包縮水,甚至房貸、車貸及卡債都要繳不起,窮到幾乎捉襟見肘、囊空如洗,只能勉強維持溫飽度日;在社會更底層的角落處,更有付不起房租、生活費沒有著落及三餐不繼,而走投無路者,真是窮得只剩下爛命一條。
這也是目前M型社會兩個極端的真實寫照。後者固然可憐,然而前者則令人可悲!陳水扁身為國家元首,主政八年,政績功過暫且不論,其與第一夫人牽手又聯手,不擇手段的聚斂錢財,貪婪各式珠寶精品,累積出富可敵國的財富,但結果卻是名譽掃地、人格破產、眾叛親離、身繫牢獄之災,且舉家皆成貪污被告,真是「窮得只剩下錢」!什麼都沒有,就是錢多!就整個生命價值的衡量而言,陳水扁其實已成「赤貧」。
追求生命豐富的路
所以一個人是否富有?不是單看其有形的錢財,還要檢視其心靈及精神層面的涵養是否豐富,例如心靈是否平安、精神是否快樂?甚至個人形象、人際關係及社會評價如何?唯有有形財富與無形心靈資產皆充實的人,能活出生命價值與意義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所以《窮得只剩下錢》一書的作者王陽明牧師特別在書中強調,財富並非人生首要,當人賺得金錢卻失去其他,那樣的人生是「窮」到只有錢相伴了。
人生有兩條路:「生活的路」與「生命的路」,前者追求食衣住行、功名富貴;後者追求平安喜樂、永恆的歸宿。
王陽明指出,如果:「生活的路」富有,而「生命的路」貧窮,雖然豐衣足食卻不安空虛,這就掉入「窮得只剩下錢」的困境;因此人千萬不要一生奮鬥下來,落得「只剩下帶不走的錢」!聖經也特別提醒世人:「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又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
真正富有的人生
亞歷山大大帝在征服歐洲後,已天下無敵,權傾一時。他雖然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每天穿著綢緞華服,吃山珍海味,但卻心靈空虛,悶悶不樂。
有一天,亞歷山大昭告群臣,有誰能告訴他快樂的方法,必有重賞;數日後,果然有一位大臣向亞歷山大稟告:「只要找到世上最快樂的人,然後穿上他的襯衫,陛下就會快樂起來了。」亞歷山大得知後,立即通令全國上下開始尋找世上最快樂的人,經過幾天後,終於找到世上最快樂的人,此人無憂無慮,整天快樂的歌唱,笑臉迎人,也四處散播歡笑;可是他卻衣不蔽體,身上只有幾片破布裹身,窮得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更別說有襯杉可穿了!
顯然,擁有世上一切財富權勢的人,不一定快樂(富有);窮得一無所有的人,也可以成為快樂(富有)的人。所以一個快樂(富有)的人,快樂(富有)的來源絕非來自物質的享受或擁有金山銀山,也非有權有勢,而是內心真正的無憂無慮、無牽無掛,在簡單平淡的生活中,怡然自得,有說不出的平安喜樂。
猶太諺語:「所謂富裕的人,是對自己的所有物質能感到滿足的人。」美國CNN有線電視網創辦人泰德‧透納說:「金錢買不到進入天堂的門票!」真正富有的人,不是物質豐富、腰纏萬貫的人,而是心靈富有、選擇走「生命的路」,讓生命富有的人。耶穌基督說:「我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這才是真正富有的人生!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0594885&aid=254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