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型社會致富有道
2008/07/22 20:26:35瀏覽466|回應0|推薦7
M型社會致富有道
 

做好財富管理  對抗通貨膨脹

M型社會迅雷不及掩耳的來臨,富人與窮人分別盤據兩端,貧富差距愈來愈大。放眼今日台灣社會,有錢的富豪大老闆比比皆是,動輒一擲千金,住的是上億元的頂級豪宅,開千萬跑車,帶數百萬的名錶鑽戒,身穿數十萬的名牌服飾,手拿數萬元的名牌包,一頓吃數萬元的大餐,極盡奢華能事,實不勝枚舉。

對抗通膨 非做好理財不可

反觀,一般薪水階級的上班族,面對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的年代,通貨膨脹、物價節節高升,生活壓力愈來愈大;還要隨時面對裁員、減薪的打擊,中年失業族群人數更是直線上升;至於積欠卡債,因無力還債,三餐不繼,走投無路,而全家燒炭自殺的不幸事件,更是時有所聞。所謂「朱門酒肉臭,野有凍死骨」,正是現今社會的真實寫照或是明顯地貧富對照。

人不理財,財不理人」,所以理財很重要。尤其在通貨膨脹已全面鋪天蓋地而來的時代,更要好好理財。想要對抗通膨,脫離貧窮,就從現在開始,非做好財富管理不可。

理財之道很多,可以從最基本而簡單的方法做起。7月13日的聯合報報導,高雄縣居民歐東信、歐李婉君夫婦,利用「信封理財法」將每月五萬餘元的薪水,區分為緊急預備金、食物、水電、交通、教育、雜支、稅金、帳單、娛樂、儲蓄等十個項目,分別裝在十個信封袋內,量入為出,嚴格控管每一筆支出,因此節省不少支出,日積月累,也就儲蓄可觀財富,不但養活一家八口,還擁有自宅、供孩子學鋼琴,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

「信封理財法」 嚴格控管每一筆支出

這種信封理財法古已有之,行之多年。早年,沒有那麼多的理財工具,一般人也不擅於和銀行打交道,有人就把每月家用依各類支出比例,或依每月天數,將錢分裝到信封裡,嚴格控管開支。信封理財法在不少國家也很流行,尤其亞洲國家像日本、南韓等,很多家庭主婦、上班族、學生都採用此法控制開支。

除了節流以外,歐東信的年終獎金都原封不動地存在帳戶裡,並花時間去研究股票等投資理財工具,趁著股市慘跌進場做長線布局,獲利都有二至三成,目前兩人已有上百萬元積蓄。

歐東信表示,他設定的複利來源,就是把投資股票或基金的獲利,再拿來投資。上班族若有複利的觀念,加上小富由儉,要成為千萬富翁不難。

可見,有效的理財,要開源節流雙管齊下,兼籌並顧,並且要徹底執行。

定期定額投資法 可穩健獲利

此外,根據今週刊與104市調中心所作的「財富自由度」大調查的顯示,約有75%的人認為自己沒有財富自由,至於怎樣才算擁有財富自由,約有85%的民眾認為起碼要擁有一千萬,其中約二成的人甚至把標準定為一億元;此外,更有92%的人,將追求財富自由設為未來十年的工作目標。另一方面,進一步詢問那些認為已擁有財富自由的民眾,在可複選的狀況下,發現勾選靠工作薪資累積財富和靠投資理財的比例均達八成,這個答案證明了做好投資理財確實是累積財富的重要推力。

面對未來油價居高不下,通貨膨脹愈演愈烈的趨勢,具備避免追高殺低、攤平成本、複利效果等優點的定期定額投資法,則是穩健獲利的長期投資方式之一。

理財專家羅尤美表示,以假設平均年報酬率15%來計算,每月定期定額2萬元,9年後即可累積500萬,足以用作創業、購屋貸款等經費;反之,若理財目標是屬於子女教育或是退休金等中長期計畫的話,那麼則須採取較為穩健的資產配置,以假設平均年報酬率10%來計算,每月定期定額2萬元,15年後可以存到800萬元,20年後可累積達1500萬元。

「定期定額1.2.3」 讓財富倍增

此外,若是理財起步時間較晚(45歲以後)的族群,則投資策略需偏向保守型的投資工具,可運用高等級政府債券,先鞏固投資安全性,再講求報酬率。 亦可依照市場狀況隨時彈性調整配置,像是以近期全球金融市場行情普變走低、部分股市股價已被低估的狀況而言,正是投資人採取「定期定額1.2.3」策略,以加速累積財富的絕佳時機。

而所謂的「定期定額1.2.3」,是指:1.每月必須扣款一次以上,且逢低一定要加碼;2.至少佈局兩檔以上不同類型的基金,相互搭配,讓投資組合進可攻退可守;3.秉持不中斷,不追短,不隨意贖回的「3不原則」,讓時間複利的效果可以獲得最充分的發揮。

對抗通膨已是全民運動,做好投資理財,更要全民動員。透過開源節流雙管齊下,與持續的徹底執行財富管理,即可「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勝過通貨膨脹的挑戰與壓力。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0594885&aid=206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