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做到的爸媽請舉手
2007/08/04 15:19:41瀏覽114|回應0|推薦2
 
做到的爸媽請舉手
「做該做的事」是現代人最需要的生活指引,尤其是為人父母者

童年,就在類似此照片這樣的房子出生、長大。稻殼和著泥土,偶爾還可看見一根一根露在外牆的稻草隨風飄搖。

小時候沒有優渥的物質生活,但一家人同甘共苦的畫面,至今仍歷歷在目。每當牛車停在巷口,傾倒某公司未燃燒完的焦炭渣,我們一群窮人家的孩子,光著腳、手拿長鉗,提著菜籃為自家的生計,翻搶仍燙手的焦炭渣,速度愈快搶得愈多,生火煮飯的機會也就更多。

那時候的台灣普遍貧窮,幾乎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求生存」。現在回想起當年,雖苦卻讓中年歲月有無限回憶;雖窮卻在生活中學會了處世哲學。我的父母不懂教育這碼子事。在無法選擇時代及操縱環境的生活中,我反而學會了「責任」二字。

母親常說:「把該做的事做好,其他隨你。」父母親有他們自己的忙碌,小學階段我該做的事情是,每天清早打掃屋子、煮飯、洗衣,吃完早餐後才能騎單車上學去。人生旅途困頓難免,卻讓我自小就能體會人生。在家事流程裏,我奠定了處理事務的邏輯順序能力,也懂得為學習做計畫。生活中的種種訓練,則驅使自己提早立定志向。

青少時期我同樣叛逆,常與母親吵鬧。每當有物慾需求向母親開口,她便說:「我沒錢,自己去打工。」母親從來都是這樣堅定不移的表現態度。雖然如此,就在打工的日子裏,我培養了足夠的抗壓性,不但以自己的能力排除萬難,還到歐洲完成碩士學位,並旅居美國。

今天所處的時代與社會結構雖不同,但孩子成長的經驗需求,卻是相同的。一位即將上小學的女孩,哭著對媽媽說:「我不快樂,我不適合當你女兒。」她的母親亦紅著眼睛問我:「怎麼辦?」想來這是為人父母的痛楚。

「做該做的事」是現代人最需要的生活指引,尤其為人父母者。

在物質不匱乏的時代,何以有更多不快樂的孩子?理由很簡單,每個人的成長階段都有生命的需求與能力的限制。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讓我們一起回想你是否在孩子成長階段,做了該做的事。

嬰兒時期,常對著孩子比手畫腳,陪他天馬行空,讓他獲得安全感。
兒童時期,積極鼓勵孩子參與家務並讚美其成就,培養他自動自發的性格,而非在安親班度過童年,產生不良的人際關係。

青少時期,除鼓勵認真讀書外,支持他交朋友、參加社團、多讀歷史、培養藝術欣賞等能力,若僅挑剔他的舉止,等於將孩子逼入網咖。我在演講結束時總要問,以上都做到的爸媽請舉手。當然,大部分都沒舉手。人生可以不一樣,只要孩子快樂,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呢?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0594885&aid=1136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