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稻子成熟的天空
2007/08/04 14:29:37瀏覽102|回應0|推薦1
稻子成熟的天空
年人心中也蘊藏著一蓬不肯熄滅的火種

人生如果好比一列列路線不同,但終站一樣的火車,「中年」則是專門搭載五十歲以上年紀乘客的列車。

我這篇文章就是在這節列車裏寫的。

我喜歡搭乘這班列車。列車速度不徐不疾,正是我要學習的。兩旁向後倒退的風景不再那般眨眼即過,也許不能再見七月薰衣草的靛紫激情,一大片十月秋稻的金黃,卻教人感到滿心的舒坦與溫暖。

邁入中年,有歡喜也有尷尬。歡喜只有自己知道,尷尬或許可以說說。

中年的尷尬,有很多種的不同,不同的人當然有不同的尷尬經驗。小的譬如突然發覺褲子的腰圍又必須放大,今天早上的頭髮似乎比昨天晚上又少了幾根;或者找到了眼鏡卻又忘掉了鑰匙放在哪裏。大的譬如感覺自己的人生好像走錯了方向,甚至覺得生命的意義需要重新釐定,這個時候警報指數恐怕要從「尷尬」升級到「危機」了。

我中年尷尬意識的萌生,並非來自什麼重大的心理刺激或生理變局,只因為有一天,突然發覺偌大的城市,竟然找不到可以忠實反應出自己當有的年紀,我一向所喜愛的那種簡單樸實的鞋子。

那一天怏怏然從店裏走了出來,街道的陽光非常明亮,刺得眼睛用力也睜不開。平日熟悉的人形在地面蒸起的騰騰熱氣中,彷彿都變了模樣。突然地,覺得自己似乎走在一個錯誤的時空裏,來到了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嗄,心頭一驚。什麼時候已經進入了「中年」,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代,一向習以為常的「時空」何時悄悄地消失得無影無蹤?

心裏不禁自問,今天的社會說是變得愈來愈多元了,可是為什麼我們可以自主的選擇卻愈來愈少呢?好比便利商店裏像似什麼都有,到處卻只有一種便利商店。

想想數十年來,原本一套賴以做人處世養家活口的價值體系,一夕之間,重者分崩離析,輕者荒腔走板,不僅令人有些慌張失措的苦澀,難免也有今是昨非的錯愕。中年轉變如果再加上時代的遽嬗,心頭的難堪與挫折肯定難以言喻。「時代在變」這句話我不敢抗辯,不過如果仔細研究推敲,誰是推動「變」的那一隻手,有時恐怕令人難以坦然接受。而控制著那一隻手的,究竟是怎樣的一顆心呢?我常常思忖著。

我也曾經這麼想,為什麼常只聽見年紀較輕的人,理直氣壯埋怨年紀較大的人說「你落伍了。」反過來卻聽不見年紀較大的人,能夠開口反駁「你才落伍了。」(落在隊伍的後面了)不是嗎?人生這一條路上,年紀大者不就本來一直走在年紀輕者的前面嗎?如今歲數增長了反而變成落後了?有位年紀長我幾歲的朋友,有一次動了氣說,難道年紀變「老」了如此必然的自然現象,竟讓人覺得嫌惡,或竟是害怕,迫不及待地想要畫清界線?他指的是他剛成年的子女。

不過現在我常常在想,也許我們應該同心合力讓「落伍」從此真正的落伍吧。讓我們開始以「不同」來替代「落伍」這兩個字。從今而後,你我沒有人再是落伍的,大家只是不一樣而已。

我們之所以不一樣,部分原因是,人生總會有那麼一段的日子,沒有機緣能在同一個時空裏,聆聽同一首歌曲,彈同樣的調子罷了。因由缺乏共同的經驗,而無法烙印共同的記憶,而難以產生相繫相連的一份情感。

「人生是一本書」,你現在正在閱讀的那一章,我已經看過;我現在讀的這一節,有人已經翻過,而不久的將來你也會念到。我們只是在不同的時間,讀著不同但也相同的章節。

瑪丹娜喜歡把內衣外穿,麥可.傑克森唱歌左手總愛扶著那個地方,對我都沒有問題。年輕人花錢買T 恤把廠商斗大的名字貼在胸前背後,粉絲看見偶像要尖叫要暈倒,我也見怪不怪。大家都說這是自由。但是,中年人想聽聽年輕時聽過的歌曲,為什麼專家就趕緊跳出來嚷嚷說這是「中年危機」?

我不過想重新拾起以前沒有完成的夢想罷了,我的那張水彩畫就還差那麼一筆。誰不會偶爾想起初戀的情人,就像陳明章唱的「愛人是故鄉的月娘」;誰會忘記第一次領到薪水時全家人的興奮?街頭抗爭、趕公車跑奔跳,永遠讓人回憶。我現在的眼睛,依舊還是年少時候在黑暗中尋尋找找的那一雙眼睛呵。

中年於我而言,從來不是什麼所謂的「人生巔峰」,只不過是那總有一天必將結束的一段旅程必然經過的許多驛站之一吧,因此我也從來不認為老年乃是人生終點之前的下坡段,而只是一個人終其一生持續不斷成長無可避免的最後一個不同階段而已。只因為,每篇文章每個段落,總需要有個句點什麼的來做為表示分段或結束的符號吧。請相信我,我並沒有後悔過去,只覺得年輕時候日子總是走在前面,未來因而看不見。如今日子多半落在了後頭,終於看到了以前看不見的。

生命終究是一個圓,我一直這麼認為並且如此相信,而非從搖籃到墓地的一條直線。我拿出一截黑色蠟筆在白紙上畫一個圓圈,再調配顏料塗上各種色彩。有時努力,有時隨意。但希望自己的生命之圓,在最後的一刻沒有不滿意……至少我一直盡心盡力,試圖塗繪出自己歡喜的色彩,顯現自己的精采。

很多人認為,人是被神驅出了伊甸園。但人既已經喫下「知」之樹(The 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的禁果,就不再僅僅是造物者手裏捏出來最初的泥人了。人喫了禁果,知道了善惡,有了羞恥之心,啟發了追求智慧與真理的慾望,眼睛因而變明亮了。就此而言,我們早已超越了可以回頭的那一點了,就得知道自己要做怎樣的一個人,過怎樣的一生。

實在慶幸,人當初喫下的是「知之樹」,而非另一棵可以得永生的「生之樹」(The Tree of Life)的果實。

大家都說學習是終身之事,同樣的,成長不也是一輩子的追求嗎?

其實,中年人的心中也蘊藏著一蓬不肯熄滅的火種,和每一個世代的每一個人並沒有兩樣,渴望燃燒出自己的一片稻子成熟的天空。

我有幸搭上這班列車,滿心歡喜。湛青天穹,無雲萬里。列車駛過兩旁垂穎纍纍,金黃波浪謙謙起伏的,那千甲萬甲風吹過雨打過的稻田。不疾,也不徐。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0594885&aid=113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