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4/07 20:02:33瀏覽5167|回應12|推薦84 | |
本文改寫自大陸網站文章 2006年4月3日,廣州白雲山下,一群老兵們站在2米多寬的過道上,佇列整齊,神情凝重。當年中華民國陸軍幼年兵總隊的“娃娃兵”──揭鈞,如今已是頭髮花白、身形瘦長年逾七旬的老翁,他含著崇敬淚水伏下身軀,一連做了50多個俯臥撐(伏地挺身),以特有的方式向新一軍抗戰陣亡將士致敬!(照片來源:大陸遠征軍文史專家晏歡先生) 按照抗戰時期新一軍軍規,每個軍人每天要做100個俯臥撐,這是最低標準。 枯寂了60載的新一軍公墓,(請參閱附圖舊作:《英雄果真悲涼?遠悼一群被遺忘的戰士》)這是中共建政後第一次被公開獻上花圈,40多位年近八十的“老戰士”從全國各地、加拿大和美國趕來,自動組成一個致敬團,於4月2日抵達廣州,找到了六十多年前孫立人將軍命令投降的日軍戰俘,爲新一軍所修建的紀念公墓;在場的老兵們注視著紀念塔,靜默無語。 老戰士中間,有的已身患癌症;有的顫巍巍拄著拐杖,由子女攙扶著;有的爲了兩天的廣州一聚,奢侈地花上整年積蓄。 這位年逾七旬還能做五十多下伏地挺身的人,是孫立人將軍在「幼年兵總隊」裡收的義子、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化學榮譽教授揭鈞先生。 20多年前,爲給義父孫立人將軍洗冤,他帶頭與臺灣當局交涉,並最終使孫立人在1988年獲得自由,但他也因此被限制重返臺灣,就連孫將軍逝世時也一樣拿不到返台入境許可證;所幸中華民國駐外單位中仍有正義之士,私下指引他返國奔喪的方法,揭鈞才得以回台爲義父送終! 後記: 最近,台灣軍方為響應馬英九總統鍛鍊體能的指示,掀起一股跑步健身熱潮,然而反對的聲音也不少;回顧一下新一軍前輩吧?能從攝氏近40度溼熱的緬甸山林中,多次實施為數七天以上長程穿越叢林迂迴日軍敵後,夾擊、伏擊敗退敵軍任務,靠的是什麼?抗戰勝利後再調乾冷的東北於零下三、四十度的氣溫下與共軍作戰,仗的又是什麼?沒有好的體能是辦不到的。 在不同緯度、兩地區溫差高達攝氏八十度的環境中仍能克敵制勝,這種軍隊,這些前輩們絕對不會視跑步為無聊、無用的訓練的,他們能在歷史上享有盛名自是其來有自的。 謹以本文,向抗戰時期中國駐印軍的新一軍、新六軍將士致敬,並期勉新一代的國軍官兵,見賢思齊,以不畏苦的精神、不怕難的氣魄接受嚴格訓練,克服各項挑戰。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