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哇‧挖
2007/09/14 14:28:22瀏覽508|回應1|推薦0
進入web2.0時代之後,部落格網路寫作,取代複雜的網路程式頁面,幾乎隨時隨地,都可以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言論與觀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全民新聞寫作也就成為可能發生的趨勢。

台灣的部落格文化十分蓬勃。公共議題的觀察的部落格則較薄弱,盼透過「公民新聞寫作訓練」之計畫,在定期的教學、實做與討論之下,能夠讓更多的民眾,瞭解如何方便的參與公共事務,成為好的新聞寫手。

「小地方哇新聞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課程,之所以會安排在崙背鄉的原因是,其一是地方社團活耀,其二則是因崙背公所,是雲林縣最先以公所身份,協助本縣辦理社區大學的公所。

這門課程,講師群有公共電視、輔仁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台灣水行銷總監、社區文史等學者專家。昨天,由公共電視新聞平台副理呂東熹,從台北南下到雲林為大家上課。

昨天,看了上課情形,較為可惜的是參與的人不多。不過換個角度想,來的人都是真正想參與學習的。

呂副理,和學員分享由宜蘭大學所拍攝的童玩節採訪。現在,新聞大都是菁英取向,公民意識是有待培養與發掘的部份,也是對主流媒體的不滿與反抗這也是開這門課程的目的。

目前,新聞媒體因過於商業競爭,甚至,在地新聞若想提高曝光率,是需要用經費投資,才會有上媒體的機會。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到底什麼才是重要的呢?怎麼樣的新聞才值得被報導呢?誰該對臺灣的媒體負責呢?

我不愛看電視,一般戲劇過於拖戲,新聞大都是很一般,甚至,太過血腥,有點浪費資源,有時各新聞台的內容,幾乎都是「複製品」。教育性質,是較為欠缺的部份。

前幾天,雲林縣褒忠鄉民的外遇事件,SNG車竟也會到場採訪,不知道為什麼新聞界對這事件這麼感興趣?它有被報導的必要?不曉得,新聞單位是否有想過,任何一個影像被傳播出後,對大家影響的機會有多大,會不會大都是過於負面呢?






尋找1750個西螺人的熱情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uy2007&aid=1231479

 回應文章

Amy
持續下去吧~~
2007/12/26 20:52

親愛的慧君,

我也參加了本次的新聞寫作課程,感覺收獲很多呢!

亂po了一些文上去~

不過,至少詳細紀錄了一段在雲林發生的故事

http://tw.myblog.yahoo.com/ucm-sky

想要說的是,未來不知道會不會繼續開課呢?!

課程中每位講師帶來不同的資訊,

其中又以在地周麗蘭記者的課程最實用,

直擊新聞寫作內容.受益良多呢!

有沒有可能再開課呢?或者,就請周記者開個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