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4/09/01 09:42:52瀏覽176|回應1|推薦21 | |
閱讀 向鴻全 不眠的夜
好睡的人 少有失眠或經歷不眠的夜。作者說不眠的夜是哨兵 監管巡查心靈與夢境。提及曾是社區管理委員,一場西北颱幸好無人傷亡卻導致常被幻聽驚醒, 起身四處巡邏。有時警衛睡著了,被喚醒時神情慌張。也連帶想起服役時怕換哨來不及而把衣服穿好甚至連皮鞋都穿著睡覺,以便隨時立刻起床待命。曾查到一個國中畢業程度的士兵正在聚精會神閱讀金庸的 < 雪山飛狐 >想是否 書中世界可以治癒孤寂黑夜中自成的幻影? 也想起父親總騎著單車約十公里去偏僻的工廠當保全,父親總以他自己的方式克服交通在破舊的守衛室執行任務賺取全家溫飽。 而保全離散的故事,來自金三角中的緬甸,北方臨河的交通大城蜜支那,是保全的出生地。他的父母則是國共內戰時從雲南騰衝逃出中國的華僑,家鄉生活太苦,離鄉是想找尋另一個生存機會,而緬甸越南或泰國,就像是一腳跨過去可以到達的國度。 貧窮是他們唯一帶著離開的行李,離散是他們唯一還留著的記憶。 成為基督徒讓他即便語言有些不易辨識,但卻十分負責,多走動巡視來彌補聽力的不足。 說起出生於眷村,作者說卻因冷漠而讓眷村種種對作者來說本來應該很近,但實際感覺卻好遠。說起直到今天許多星散在生活中無意撞見的片段記憶,都因為年輕時無知和自私,使得那些片段零碎記憶失去連結。直到多年以後 吃到雲南米甘,氣味召喚,終於找到記憶的通道。 而雲南米干就是被遺忘捨棄,孤懸在邊境三不管地帶的最鮮明象徵。那支以雲南人為主力的部隊,熱烈擁抱國家的救國軍,被派遣到中南半島的緬甸泰國,卻在戰爭結束後,成了無家可歸的孤軍,懷著愛國的意志苦苦等待,卻遲遲等不到救援,幾經國際斡旋協調,終於得以離開異域,來到台灣。這是眷村十分克難建立的由來。 忠貞新村的異域故事館,不只有柏楊<異域>鄧克保故事,還有千千萬萬離開家鄉如罌粟花種子飛散各地,落地生根。 閱讀不眠的夜,內心其實是深沉抑鬱的。鄧克保<異域>我讀過,知道緬甸泰國邊界曾有一群愛國志士顛沛流離,最終能來到台灣的已屬萬幸,其實並未完全撤離。落難者就是人在屋簷下,永遠得低頭,語言國籍,教育,生存的安全都被剝奪。 戰爭造就多少無辜人民流離失所,有的好幾世代都無法完全平復。生命是珍貴的。悲劇,希望從此不再。 2024.9. 1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