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元代佛教壁畫辨析: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的元代佛教壁畫-究竟是「藥師經變」或是「如來佛說法圖」
2008/08/15 14:06:19瀏覽8544|回應0|推薦2

*

元代佛教壁畫辨析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的元代佛教壁畫

-究竟是「藥師經變」或是「如來佛說法圖」

          陳宗嶽

*

  200881日,專程到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朝聖,走進中國區塊的佛像專區,仍不免會被迎面而來的整牆佛像壁畫所震懾,仔細瀏覽後,仍不禁想問-這幅佛像壁畫是怎麼流落到這兒來的?描繪的內容是什麼?當時還揣測,這幅壁畫恐怕可以當一篇碩士論文好好探究一番,也因此做了如下的調查與研析。

壹、博物館稱:壁畫的題目叫「藥師經變」

  依據美國北卡大學藝術博物館研究員常青先生所宣稱的:(因為他是北京大學歷史學學士、碩士,美國堪薩斯大學藝術史博士,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做過一年的博士後研究,主攻中國佛教藝術,先後為華盛頓弗利爾藝術博物館、美國國家美術館高級訪問學者,由於他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亞洲部做了一年的博士後研究,主要就是全面調查該館收藏的佛教藝術品,因此知道這些藝術品的來源。)

  在大都會博物館的每一件中國藝術品,都有它的來源。在早期佛教藝術展廳,有一幅最重要的、極大的佛教壁畫(長約15.2),這幅壁畫的題目叫「藥師經變」,繪於元代,表現藥師佛的淨土世界,來自山西省洪洞縣廣勝下寺。

  這幅壁畫最早由美國著名的中國藝術品收藏家ArthurM.Sackler所收藏,他是一名牙醫(在美國牙醫非常富有),他很喜歡中國藝術品,購買了大量的中國文物,同時,他還捐款建造了許多以他的名字命名博物館,用以展出中國藝術品。90年代,他還給北大文博學院捐了一所博物館,仍以他的名字命名,只是前面加了北京大學四個字。

  他的藝術品的來源有二:一是去中國購買。二是從古董商的手裏購買,常常是買下一位收藏家的所有中國藝術品。50年代以後,他開始捐獻中國藝術品給各個博物館了。1964年,Sackler以他母親的名義將這幅大壁畫捐給了大都會博物館。據Sackler的聲稱,他是從廣勝寺購買了這幅壁畫。

  曾經擔任大都會博物館東方藝術部研究員的Aschwin Lippe(1914-1988)1965年發表了該壁畫的研究,他指出:來自廣勝寺的壁畫尺寸與寺中大殿的長寬,使人們可以據以判定它們是出自那所大殿。通過比較,Lippe認為大都會壁畫長度,基本符合廣勝下寺的主殿山牆(大約15米長),因此,大都會壁畫應來自廣勝下寺主殿。

  至於,Sackler是怎麼從廣勝下寺買到這幅壁畫的呢?據調查得知,在340年代,中國戰亂,人民生活極為痛苦,僧人也不例外,在得知其寺院壁畫乃古物之後,願意賣出,以換取食物。於是,就出賣了這幅壁畫。當時中國的古董市場是對外開放的,進出自如,也就去了美國。

  至今,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的古董市場因政治因素而不、或不太對外開放,中國就是一例。譬如,你如果在美國或日本的古董店或私下買到了一件價值極高的古代藝術品,你就可以把它帶回中國。但是,外國人如果現在想從中國買一件價值較高的古董,是出不了中國國境的。只有清朝晚期以後的一些次等文物才能出境,還需經過海關的檢查。所以,中國的文物市場與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但在1949年以前與西方是一樣的,都可以自由出入,這就是這幅大壁畫的來源。

  中國人普遍不知外國古董市場的運作規律,也不知1949年以前中國古董市場,仍以現在中國運作的方式來猜想,於是,只要有國寶在1949年以前出了國,就都以為人家是盜或搶的。

  其他文物,有很多是出自一個叫「盧芹齋」的古董商之手,他是中國人,定居法國,在1949年以前專門從事中國古代藝術品的生意,從中國購買了大量的古物。當時,很多破落的家庭願意出賣自家的收藏,他們或賣給中國人,或賣給外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陳毅,剛擔任上海市長時,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指示上海市政府收購了大量的文物,這是構成後來上海博物館的基礎。但仍有很多被外國古董商買走了,盧芹齋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盧芹齋買到東西後,常在紐約舉辦展覽,邊展邊賣。於是,各大博物館爭相買他的東西。現美國各地中國藝術收藏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他之手。同時,還有別的商人也在做中國古董生意,如日本人山中,也常賣東西給美國人。

  在中、美兩國的古董交易中,有兩件事讓中國人極不高興:一,是龍門石窟賓陽中洞的北魏皇帝禮佛圖被大都會博物館指定向北京古董商岳琳購買,岳琳就派人去鑿下來,賣給了大都會。二,是哈佛大學博物館的研究員華爾納在三十年代去了敦煌,用膠布粘走了一些唐代壁畫,還向王道士要了一尊唐代菩薩彩塑,現展於哈佛。這些雖說是不光彩,但是與中國的亂世有關,也是經過王道士同意的,似乎只能怪當時的中國政府無能吧!國家弱時,家庭破落時,就會有敗家子來賣家當。一個願賣,一個願買。不能怪買的,想保住家當,就只能怪賣的。而買者,又與跑到中國來,在亂世盜掘遺址的英、法、德、俄人完全不同。

  總之,美國的收藏,絕大部分是這樣得來的。這方面,與俄國、德國、英國、法國人的做法不同,這些國家曾派了考古人員到中國發掘遺址,拿走了發現之物,中國人將之視為盜掘。八國聯軍在北京時,搶文物的也是這些國家,沒有美國人參與。搶圓明圓的主要是英法兩國軍隊。

貳、「壁畫描繪內容」與「壁畫來源」辨析

  對於這樣的論點,我有如下三點看法:

第一、這幅壁畫比較像「如來佛說法圖」。

  早期壁畫中流行「說法圖」,「說法圖」是表現佛說法的場面,通常中間是如來佛,兩側是佛弟子、菩薩、天王、飛天等,可能多達十多尊像。

  而美國北卡大學藝術博物館研究員常青先生所稱的這幅「藥師經變」,依據相關的解釋:把佛經中的文字內容,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稱為「經變畫」,又可稱「經變」或「變相」。藥師經變畫是依據隋代譯【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繪製而成。藥師佛又作七佛藥師,即: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其中前六如來為藥師如來之分身,藥師如來為本尊。

*

  依據一幅出自敦煌莫高窟的「藥師經變畫」來看,畫面正中繪寧靜莊嚴的藥師七佛,靜立於琉璃寶地蓮台座上,雍容端莊的八大接引菩薩、脅侍於左右,兩側有神勇威武的十二藥叉大將和天龍八部來簇擁護衛。七佛頂部有寶樹、華蓋和神旛在隨風輕蕩,飛天自在翱翔。七佛下方,曲泄流泉,荷花點點。欄循上有四尊供養菩薩,虔誠喜悅手持蓮花或合掌來頂禮藥師七佛。

  由於敦煌莫高窟是中國佛教最豐富的石窟遺存地,其保存的佛教中國化的痕跡也最為明顯。從唐代開始,「經變畫」就成了敦煌莫高窟壁畫的主要內容,在敦煌現存的壁畫中,已經發現和確認的有法華經變、維摩經變、彌勒經變、藥師經變、阿彌陀經變、觀音經變、華嚴經變、報恩經變、十輪經變等幾十個種類。

  我個人認為:「藥師經變畫」的主佛應該有七位,「如來佛說法圖」的主佛只有一位釋迦牟尼如來佛,其餘是菩薩、天王、飛天、佛弟子等,可以多達十多尊像,參酌200711月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藝苑瑰寶-莫高窟壁畫與彩塑」對照此一壁畫,似乎更接近。

*北魏莫高窟248說法圖

*

*北魏莫高窟263說法

*

*西魏莫高窟285說法圖

*

*

*唐初莫高窟322說法圖

*

*唐初莫高窟57說法圖

*

*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的元代佛教壁畫

*

第二,這幅壁畫確實出自山西省洪洞縣城的廣勝寺。

  依據中國大陸的景點說明,廣勝寺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西省洪洞縣城東北17公里的霍山南麓,寺區古柏蒼翠,山青水秀。廣勝寺于東漢建和元年(西元147年)創建,初名俱盧舍寺,唐代改稱今名。大曆四年(769)重修,元大德七年(1303)地震毀壞後重建,明清兩代又予以補葺,始成現狀。

  廣勝寺分上、下兩寺和水神廟三處。上寺在霍山之巔,下寺在霍山之麓,水神廟位於下寺西側,和下寺僅一牆之隔。著名的國寶—元代戲劇壁畫,就繪製在這裡。

  廣勝寺上寺由山門、飛虹塔、彌陀殿、大雄寶殿、天中天殿、觀音殿、地藏殿及廂房、廊廡等組成;創始於漢,屢經興廢重修,現存為明代重建遺物,形制結構仍具元代風格。山門內為塔院,飛虹塔矗立其中,現存為明嘉靖六年(1527)重建,天啟二年(1622)底層增建圍廊。塔平面八角形,13級,高4731米。塔身青磚砌成,各層皆有出簷。全身用黃、綠、藍三彩琉璃裝飾,一、二、三層最為精緻,簷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薩、金剛、花卉、盤龍、鳥獸等各種構件和圖案,捏制精巧,彩繪鮮麗,至今色澤如新。塔中空,有踏道翻轉,可攀登而上,設計十分巧妙,為我國琉璃塔中的代表作。清康熙三十四年(西元1695年)臨汾盆地八級地震,此塔安然無恙。寺內碑碣甚多,是研究寺史沿革的重要資料。向後為彌陀殿五間,內施六根大斜梁,減少兩縫梁架,在結構上有獨到之處。殿內奉-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西方三聖”,工藝甚佳。東壁及扇而牆上滿繪壁畫,內容為三世佛及諸菩薩。金皇統間平水版大藏經原存於此,後移北京圖書館。大雄寶殿五間,懸山式,殿內木雕神龕及佛像,或剔透玲瓏,或豐滿圓潤,工藝俱佳。毗盧殿五間,廡殿式,殿內兩山施大爬梁,結構奇特,是元代建築藝術富有成就的實例,該殿裝修上木雕棱花是明代小木作中的精品。殿內奉毗盧、阿閃、彌陀三佛及脅侍菩薩、護法金剛等像,沿壁木雕龕閣,內供鐵鑄佛像35尊。四周壁畫,以後壁十二圓覺技藝最佳。寺內碑碣數十通,對研究廣勝寺的歷史很有價值。

  廣勝寺下寺由山門、前段、後殿、垛殿等建築組成;山門高聳,三間見方,單簷歇山頂,前後簷加出雨搭,又似重簷樓閣,是一座很別致的元代建築。前殿五開間,懸山式,殿內僅用兩根柱子,梁架施大爬梁承重,形如人字柁站,構造奇特,設計精巧。後殿建於元至大二年(1309),七間單簷,懸山式,殿內塑三世佛及文殊、普賢二菩薩,均屬元作。殿內四壁滿繪壁畫,1928年被盜賣出國,藏於美國坎薩斯城納爾遜藝術館。殘存於山牆上部16平方米的畫面,內容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畫工精細,色彩富麗,為建殿時的作品。兩垛殿至正五年(1345)建,前簷插廊,兩山出際甚大,懸魚、惹草秀麗。

  廣勝下寺,在霍泉之濱,與山巔的上寺遙遙相對。由上寺俯瞰下寺,仿佛是煙波浩淼之中,飄浮著一段五彩的錦緞;由下寺仰望上寺,卻又像雲霞之中,矗立著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如果說上寺以雕塑見長的話,那麼下寺卻是以色彩富麗的壁畫,獨擅勝場。明應王殿,可以說是一座展覽元代繪畫藝術的殿堂。據考證,繪製時期,當在元朝延佑六年(1319年),到泰定元年(1324年)之間,前後花了5年時間。在這裡,無名的繪畫大師們,用自己的彩筆,把元代的社會生活、人情風物,生動地描繪下來。因此,明應王殿中的元代壁畫,堪稱是廣勝寺下寺中的藝術王冠,而王冠上的明珠,就非南壁東側牆上的戲劇畫莫屬了。

  目前的下寺還包括有毗鄰的水神廟,水神廟是祭祀霍泉神的風俗性祭祀廟宇,包括山門(元代戲臺)、儀門、明應王殿等建築。在水神明應王殿內四壁繪有近二百平米的元代壁畫,尤以南壁東一幅戲劇壁畫著稱於世,被人們譽為廣勝寺文物的第三絕,它是目前全國唯一保存的大型元代戲劇壁畫。1998年,該畫與古壁的打球圖同時被編入《中國歷史》教科書。

  下寺門外即是霍泉,據酈道元的《水經注》記載,霍水出自霍太山,積水成潭,數十丈不測其深。霍泉現由海場、分水亭、碑亭組成。海場為水源池塘,面積約80平方米,依山修築,源頭圍護其中,秒流時四立方米,灌溉十余萬畝糧田。池前有分水亭。亭下用鐵柱分隔十孔,是當年洪洞、趙城兩縣分水的交界處,南三北七,實測流量相近,這是歷史上解決兩縣爭水糾紛的遺跡。碑亭內碑文記載分水情況,碑陰刻分水圖。

  唐·李世民所撰「廣勝寺贊」

  鶴立蛇行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龍蟠梵質層峰峭,鳳展翎儀已卷收。

  正覺印同真聖道,邪魔交閉絕蹤由。

  儒門弟子應難識,穿耳胡僧笑點頭。

水神廟元代戲曲壁畫

*

廣勝寺飛虹塔

第三、盧芹齋自承羞愧:讓中國文物流失

  依據星島環球網(www.singtaonet.com)所刊「盧芹齋-改變歐美收藏風的中國文物販子」所描述的:

  在巴黎富人區蒙索公園附近,有一座被法國旅遊書籍稱為“中國塔”的“盧氏紅樓”,為巴黎市區唯一一棟有中國風格的建築。這是當年因販賣中國文物而成為歐美古董界風雲人物的中國古董商人盧芹齋憑藉其雄厚的財力,幾經挫折而建造起的。

  “盧氏紅樓”外型不同於巴黎傳統建築風格,共有五層紅樓,中國風格鮮明。據《歐洲聯合週報》披露,“盧氏紅樓”的所有人、盧芹齋的後人因無心經營,近期正在替這棟巴黎建築中的“異類”尋找買家。

  作為盧芹齋存在的最有力證據,這座紅樓曾見證過盧芹齋最輝煌的時期。歐洲媒體報導說:“他讓歐美收藏者學會欣賞中國墓葬文物—墓葬雕刻、青銅器、陪葬古玉、陶俑、佛像等等。”“他以精湛的文物專業知識和天才的商業眼光逐漸征服了歐美收藏者。”隨即在歐美的銀行家、軍火商、石油商、不動產商中形成對中國文物的“搶購”潮。

  盧芹齋(亦稱欽齋)1880年出生於浙江湖州盧家渡。祖上是連續16代擁有巨業的富裕家庭。全村的大部分人都姓盧,每年春節,族裏的人都聚集在祠堂燒香、磕頭、拜祖。宗族中有不少顯官高位的家庭,也有做買賣的生意人和平頭百姓。1851年,太平天國席捲江浙,特別是湖州。盧家幾百年的基業毀於一旦,舉家避難上海,兵亂過去後回到家鄉,只剩下一片殘瓦碎片,盧家從此一蹶不振。

  十九世紀末,盧芹齋被家族送到法國尋找商業機會。誰也沒想到這個遠離故土,不到20歲的小夥子在短短幾年內變成國際知名的大古董商。

一、結緣國民黨大老張靜江而發家

  一個絕好的機會使他的天才顯露出來。1902年在大清帝國駐巴黎的大使館,他結識了一位瀟灑幹練的年輕人張靜江。張靜江也是浙江湖州人,出身豪門,仗義好俠。是孫中山的密友,後蔣介石與他結為兄弟。此時他正在使館做商務工作。一次宴會,見到盧芹齋,兩人一見如故。他建議芹齋做法中貿易,開一個古董行,他可以參股協助。

  之後,由張父出資30萬,張靜江與盧芹齋合作在巴黎設立了通運古玩公司,主要經營茶葉絲綢和古玩,生意興隆。之後又設來遠公司,在英國、美國以及中國國內開設分號(C.T.LOO便是其公司和盧芹齋的英文縮寫)。

  盧芹齋雖然沒經驗,但豪氣十足,決定試一試自己的身手。但很不走運,他的第一筆買賣就砸了,他不得不忍痛賣掉已經運來的一貨倉古董。

二、敏感而識貨漸成巴黎古董界風雲人物

  盧芹齋重新體味這買賣其中的奧妙,他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商業頭腦和品味很高的鑒賞水準。他知道怎樣把這兩者結合起來,他學得很快,對上手的東西極為敏感和識貨,沒過多久,他就成為古董界的買賣高手。

  從一定意義上講,盧芹齋是西方中國古董的啟蒙者和教師爺。那時西方對中國的歷史認識十分淺薄、粗鄙,甚至還沒有像樣的漢學家,他們只對那些一眼看上去就是貴重的古董感興趣。而對那些年代久遠的,看起來破破爛爛、表面上髒兮兮的古玉、古銅器的價值卻不瞭解。盧芹齋以精湛文物專業知識和天才的商業眼光逐漸征服了巴黎的品味。他經手的很多古董由死變活,由冷變熱。盧芹齋在古董行的地位是呼風喚雨、一言九鼎。

  他逐漸和法國最有名的漢學家和古董收藏家如賽嘉瀾(S?galen)拉惕格(Lartigue)沙萬(Chavannes)白佑(Pelliot)等成為朋友。

  1908年,他放棄了東英樓,創立了另一家公司叫來遠樓。這時的盧芹齋買賣古董的數量,好像常人買賣傢俱、瓷器。

  那個時代的中國,清朝土崩瓦解,國寶四方流散,是古董市場最紅火的時期。很多王宮貴族、八旗子弟失去生活來源,把祖先遺留的或從宮裏偷的古董拿來典賣。上海城隍廟附近,是中國最大的古玩市場,龐大而又繁忙,其次才是北京琉璃廠,天津和香港。

生意興隆,再創盧吳公司販賣中國文物

  盧芹齋和北京上海古董行的大買賣人結成了一個圈子,類似現在的商會,不久又成立了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名的私人文物進出口公司盧吳公司。盧芹齋駐巴黎,英語好的姚叔來駐紐約,上海的吳啟周、北京的祝續齋給他們進貨,運往上海,再由吳啟周往巴黎或紐約發出。這是一家最早、最大、時間最長的文物出口公司。

  每年他都坐火車經從西伯利亞回國看貨、訂貨,並瞭解國內的最新行情。

  每年看貨時,圈子裏的人帶上手邊最貴重的貨,來到專訂的一間雅致的茶樓,然後看貨交易。談價錢也有一套專門的手式、秘語。兩人的手藏在長袖子裏比劃。看不准的貨差異有時太大,還要一邊比劃一邊問清了。

  一握手、一句話:一筆成千上萬生意就成了。貨就可以當場提走,錢到時付清,古董行裏從來沒有見要文字證約的,有誰爽言從此就不可能在這個圈子裏立腳。

  盧吳公司財大氣粗,看上的貨一般就沒人和他爭,舉凡彝鼎、銅器、古玉、瓷器字畫、唐三彩無一不在交易範圍。世面上只要有稀世古貨,就會轉到這個圈子人手裏。原因是很多大件貨要價極貴,動輒上萬的銀圓,一般的買賣人根本無力問津。

  而這個時代歐洲正是繁榮的時期。東方熱成為一種時髦,玩中國的古董成為有身份、有教養的象徵。在中國顯得昂貴的進貨價錢,到了巴黎簡直成為便宜得可笑,故此來遠樓有豐厚的利潤可賺。

  由於這是中國古董在歐洲的最大集散地,所以每年盧芹齋回來,馬上就有人聞訊而來,來遠樓的人進進出出,客似雲來。

三、氣質儒雅出手狠辣 販賣昭陵二駿

  盧芹齋是個好學不倦的生意人。他是商人,可比一般的古董商人高出了很多。身上有種江南文人的書卷氣,又沒有一般書生的呆氣。生意做得很活分,該讓就讓,有魄力,出手很大方。有時連買的人都不好意思。可該賺的時候也非常狠辣,有時一件古玩可以放幾年、十幾年不出手,只是悄悄的放出風聲,待到時機一到,市面繁榮之時出手。造成哄抬的的場面,盈利是進價的數十倍、甚至數百倍。

  盧芹齋的一次“失手”是一塊古玉。1912年著名的塞努奇(Cernuschi)博物館主辦了一次展覽,這次展覽後更多人的人開始喜歡上中國古董。其中有一位北方鐵路公司的吉賽德(Gieseter)開始委託盧芹齋替他收集古玉,有一次盧芹齋“看走了眼”,把一塊古玉以微不足道320法郎的價格賣給了醫生,而那時在美國一件明窯瓷器都可以賣到12萬法郎。那個醫生由此每年都從來遠樓進不少貨,到了晚年,盧芹齋對這件“小事”還耿耿於懷,一見到這位醫生就提起這事,醫生每次聽了都得意的哈哈大笑。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盧芹齋明白美國已經成為古董市場的中心,他決定和上海人吳啟周在紐約麥迪森和第57街的街角,開一間美國最大的古董店。

  他的名氣和人脈很快使他成為許多私人博物館的供應商和顧問。他所參與買賣的都是價值連城中國古董。他的客人是銀行家、軍火商、豪門?子如摩根J.P.Morgan,SamuelPeters,AlfredPillsbury……等等。

  比如從名叫查理斯弗利爾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鋪子,後來脫胎變成華盛頓的弗利爾美術館就是因收藏了北朝石棺床(上有古樸的使樂和聯珠紋圖案)才開始有了名氣。

  可以肯定地說:中國流出海外的一大半古董是經過盧芹齋的手的。自1915年起盧吳公司向美國出口文物長達30年,國寶不計其數,賺了多少錢呢,盧芹齋本人的不詳,僅僅作為小股東的祝續齋每年可分得銀元十幾萬元,當年琉璃廠一間古玩鋪的全年流水(總銷售額)也沒這麼多!林語堂先生當年因研發中文打字機到處借錢,後在盧芹齋資助下,打字機的原型才艱難問世。

  盧芹齋最為人詬病的一筆生意是倒賣昭陵六駿中“颯露紫”和“拳毛”。

*颯露紫

*

*拳毛

  唐昭陵六駿是唐太宗李世民在打敗群雄、建立唐王朝時所乘的六匹坐騎的寫真石雕。它們一直列置在昭陵北闕三楹石室的東西壁間,是一組紀念性的高浮雕巨型石雕。這六駿原是李世民生前最心愛的坐騎,在他統一中國的大業中立下赫赫戰功,有的還救過他的性命。在營建昭陵時,李世民下令將它們刻石立碑,與他永遠相伴。唐太宗還親自作詩六首,頌其風采,並命大書法家歐陽詢抄錄,刻在此六駿石碑上。這六塊石雕是中國藝術史上最偉大的傑作之一,它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早已馳名海內外。魯迅先生贊它是“前無古人”。

  1914年冬,盧芹齋首次來北美開拓生意時,遇到時任賓大博物館的高登館長,高登正為博物館揭幕展作準備。19162月的揭幕展,高登專門邀請了世界上各大國的古董商包括盧芹齋參展,昭陵兩駿當時在盧的手上。19183月,高登看到這兩匹馬,非常興奮,高登先採用“借”的方式將這兩塊浮雕運到了博物館。以借展的方式最終達到購買,這成為盧、高之間以後多年合作的常用手法。5月,兩駿用火車專列從紐約運至費城,次日到達賓大博物館。盧芹齋給兩駿的開價是15萬美元,這在當時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經協商,賓大博物館成功地將購買兩駿的價格降到了125千美元。1921年,最後一筆餘款支付。至此,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就從中國古董商盧芹齋手中“合法”地拿走了這一世界級的中國國寶。

  昭陵兩駿雖屬被盜運,但是盧芹齋說這兩件駿馬雕像是他向中國“中央當局”購得的,有證明。其實是1915年和與袁世凱的二公子袁寒雲過從甚密的古玩奸商趙鶴舫,將盜運到京城的唐太宗墓前的著名雕刻“昭陵六駿”,一組高度體現了我國古代雕塑藝術水準的浮雕石刻,是舉世聞名的石雕珍品。它們在昭陵歷經風雨一千多年,卻在中外奸商勾結下,由袁世凱庇護盜運到美國,現收藏在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中間幾經轉手,美國賓大博物館在購買兩駿時的程式又是合法的,今天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兩駿回歸的難度。

  盧芹齋對自己在古董界的霸主地位竭力維護,不准任何人染指。有一年,河南彰德出土了商代的青銅兵器,有人想把這些東西出口到美國。盧芹齋聞訊在紐約舉行了記者招待會,宴請美國的著名考古學家、鑒賞收藏家和美聯社記者。在宴會上他宣佈:河南出土了很多兵器,有人仿製作假或將破碎整修成器,要運抵美國務請各位注意。來人到了美國,自以為貨真價實,但所示文物幾經名人過目都表示冷漠,不感興趣。幾個月後,只好把這套國寶便宜的買出,湊足路費回國了。

四、穿梭歐美 建造紅樓自慰鄉情

  到了1925年,法國漢學家保爾白樂悠發表了盧芹齋所擁有的古玉目錄,從這時起他開始在歐美兩地穿梭奔波。

  法國與美國人的口味不同。法國人喜愛的是:康熙三彩,抹紅、茄皮紫、孔雀綠等釉色的瓷器,青銅器,石雕,唐三彩和明清法花器。而美國人比較喜愛北宋鈞窯瓷器、康熙郎窯紅、三代青銅器、古玉、出土冥器、北魏浮雕、字畫玉雕……且胃口非常大,是古就是寶。價錢出得很高,盧芹齋在美國賺到了更多的錢和知名度。

  比較而言他更喜歡歐洲多一些:這也許是因為歐洲的文化品味和耕耘較早,也許是因為這是他的發祥之地。

  年紀越大,回的越少,身在異鄉還是思念故鄉的山水風景,思鄉之情與日俱增。有一天,他突然決定在巴黎的造一間完全中國式的房子。這個決定震驚了他周圍的人,許多人勸說他難度太大,不要做這種不可能的事。事情難辦之處是:1926年中國還是個積弱窮困的中國,很多人對中國人還是非常歧視的。比這更難辦的是巴黎的市政規劃非常嚴格,尤其是在富豪雲集的8區。在凱旋門和蒙梭公園之間,很多地方都是有歷史文物價值的樓房,建築風格、外觀至為重要,決不允許有違規的例子。

  盧芹齋思考之後還是不妥協,決定完成自己的心願。

  也不知他用了多少錢,用了何種神通,巴黎市政府又是如何靈活運轉的,最後盧芹齋買下一個舊旅館,完全拆除,在法國設計師(FernandBloch)的協助下,在倫勃朗(Rembrandt)和古塞爾(Courcelles)街的交角,即現在的秘魯廣場(PlaceduP?rou)於19261928年建間成了這個風格特異的中式樓房。這可能是巴黎市內最正宗的一個中國式的建築!

  一棟完全中國式的閣樓出現在巴黎中心,也成了他展覽自己收藏文物的中心。與此同時他在巴黎郊區(SURESNES)建了一間廠房,專門製造仿古的家俱,這些傢俱古香古色,同時又根據現代人的習慣加以改良,價格適宜,很受歡迎。

五、二戰後紅樓朱顏凋零 盧氏後人將行拍賣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盧芹齋避難美國,這座備受矚目的紅樓也被迫置於吉美博物館的保護之下,其中的古董才得以免遭入侵者的席捲。作為報答,盧芹齋向吉美博物館捐贈了部分藏品。到現在為止,紅樓至今仍然是盧氏家族的產業。

  1910年,30歲的盧芹齋與15歲的法國姑娘瑪麗羅斯、茹爾妮結婚,並育有四個女兒。到今天,盧氏家族已經有了第五代子孫,家族之樹可謂繁茂。但是盧氏後代之間並沒有太多的橫向聯繫,以至於家族目前到底有多少成員,都沒有人能說得清。歷經幾代融合,盧氏後代不僅眉眼中全無了中國人的相貌特徵,而且連一句中文也不會。

  在盧氏身後,為了便於進行公司的管理,盧氏家族後裔成立了家族協會,推選經理人進行經營。紅樓的管理在家族內部幾經轉手。目前掌管紅樓的亨雅爾夫人是盧芹齋的重外孫女,是盧芹齋大女兒的後代。目前,紅樓內的商品已經乏見精品,多為十九世紀的一般傢俱、器皿、繪畫和雕塑,而紅樓的日常維護開支卻十分龐大。家族協會已經決定將紅樓出售。

  今天的紅樓裏依然展覽著盧芹齋的古玩和後來的漆器傢俱,很多都是非常出色的清朝精品。管理紅樓的是他的後裔。紅樓周圍用文物營造的中國文化氣氛極為濃厚:一、二兩層是中國廳,一層有唐代的石雕護欄、魏晉風格的浮雕藻井、清代傢俱畫屏,二層牆壁全以明、清兩代花鳥人物漆畫壁板為裝飾,配以花鳥浮雕藻井和傢俱,中式雕花床被改成了壁龕,裏面陳設著佛像,窗戶也做成中式雕花窗櫺。五層的一間和地下層則為印度古董展廳。三層、四層並不對外開放,目前用於儲存古董傢俱。

  2003年,巴黎市政府在清點舊建築時,正式把這座樓的一、二、五層和地下一層的一部分列為文物遺產,亦即永久不能拆除,只能維修的建築物。無論是他們自己還是今後的主人,都已無權隨意改建紅樓裏的中國風格。

  晚年的盧芹齋對於自己的一生是矛盾的。他承認自己使不少國寶流失海外,又為這些國寶避免了戰亂得到了保護而感到幸運。

  他為一本著名的文物目錄做的序言中寫道:“這本目錄是我所能收集到的最詳細的近代中國雕塑作品目錄,很不幸的是,我們必須承認很多可以接觸到的文物,在運出中國時受到損傷和破碎……,這些著名的佛教傑作……,四百多年前的心血和靈感……,在這四十年的不幸的境遇中受到損害或毀於一旦。我的確感到非常的羞愧,因為我是使這些國寶流失的源頭之一,我們唯一感到可以欣慰是:這些文物沒有一件不是在公開的市場上與其他買家競標得到的。”

  1957年,盧芹齋死於瑞士,終年78歲。

叁、壁畫共有四十尊像

  經由電腦軟體將已經淡化的色彩予以強化還原,經仔細逐一辨識,這幅「如來佛說法圖」壁畫,居中的是釋迦牟尼如來佛,兩側是二菩薩、十二天王、十七脅侍菩薩、二飛天與高處雲端上左、右各三尊的佛或佛弟子,總計多達四十尊像。以下將以特寫的方式,逐一登出,以分饗有緣者。至於再深層的研究,則留待以後……………………

*

*

*

*

*

*

*

*

*

*

*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2132765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1 05:58 【udn】 購買前先比價!壁貼 鳥語 巴黎 藝術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