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13 17:09:33瀏覽1158|回應0|推薦0 | |
伍、群雄逐鹿的數位相機市場 2006年1月20日,尼康公司宣佈停止生產大部分的傳統軟片相機,並在其網站公告:小型數位相機日益受到市場歡迎,數位單眼相機也加速取代傳統軟片單眼相機,因此尼康決定除了繼續生產最高級的F6和手動單眼入門機FM10外,停產所有大片幅相機以及其餘所有的軟片單眼機。30多款手動尼克爾鏡頭,除了AI 儘管先前已經有多 目前數位相機市場有四大類型廠商,一是傳統光學影像廠商,以佳能、尼康為代表;二是 依據MIC 依據IDC的預測,Digital Point-and Shoot camera 2005年至2009年間銷售量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1.9%,市場規模將於2006年達於高峰,市場產值則於2005年達到高峰,2007年起受到照相手機等整合性電子產品的取代效應,銷售量將逐步進入衰退期。 回顧數位相機的發展,由於更新太快,往往第一代產品的研發成本尚未收回,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就必須推向市場,肇致硬體設備的投資壓力太大;在2005年之前,畫素是數位相機廠商最主要的競爭焦點,更高的畫素代表著更高階的數位相機、更高的銷售價格、及更高的毛利,有助於品牌廠商在跌價快速的數位相機市場繼續保持其獲利。此外,畫素的升級也是吸引消費者換機的主要動機之一,不過隨著市場4~5百萬畫素解析度的數位相機在2004年開始成為市場主流,由於4百萬畫素數位相機輸出6吋乘8吋照片,5百萬畫素數位相機輸出8吋乘10吋照片的品質與傳統相片無異,已可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要求,消費者再升級更高畫素的需求不強,且高畫素所拍攝的影像檔案較大,不論在儲存、傳輸及顯示均嫌慢,因此2004年起數位相機畫素的演進速度已經放慢,一種主流畫素變成往往可延續兩、三年,雖然廠商改以造型設計(輕薄短小、高質感的表面處理)、規格提升(高倍率光學變焦、縮短開機速度、低耗電、2.5吋以上LCD面板、強化錄影模式)、增添新附加功能(防手震、防水、MP3、無線Wi-Fi)維持銷售單價,但其效果並不若畫素升級顯著,因此2005年起數位相機平均價格面臨加速下跌的狀況。 在此情況之下,2004年全年出貨量達到5980萬台,占全球數位相機總量80%左右的日系數位相機品牌經營者,首次面臨日本市場數位相機的銷售下降,又因為生產成本高而普遍面臨沉重壓力,像Olympus、Fujifilm、Konica Minolta的數位相機部門在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的會計年度已開始呈現虧損,Sony及Nikon的數位相機部門獲利也都較前一年下滑,迫使各廠商紛紛調整經營策略。 諸如:Olympus宣佈2006年3月前關閉日本國內三座相關工廠中的兩座,分別是製造光學鏡頭的Sakaki廠及製造金屬機殼及機構件的Omachi廠,僅留下Tatsuno廠,並提高委外代工比重;Konica Minolta決定減少中低階之數位相機產品線,藉由增加高階機種提升獲利;Casio關閉其馬來西亞相機工廠,強化Out sourcing 策略,積極提高委外比重,降低製造成本。 市佔率居全球第一、二名的Sony及Canon,雖然營運表現較佳,過去完全不委外代工,但迫於市場壓力,Sony在2005年9月釋出第一款代工機種,並藉由積極垂直整合透鏡、電池、影像處理器、操控板等零組件自製率至60%以上的策略,提高獲利。競爭力最強的Canon,與對手相比,數位相機的業務增長雖快,但是隨著價格戰的加劇,已不可能像五年前一樣享受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利潤空間也再度減縮,據JPMorgan Chase & Co預測,到2009年,佳能數位相機的利潤會從目前的17%下降到12.2%,如同標準普爾位於東京的分析師楊·約翰的分析:佳能是少數幾個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數位相機廠商,但是,對於市場的價格壓力,佳能也是束手無策。因此,佳能除了藉維持日本當地組裝以強化日本製造的高階形象外,仍透過生產流程改造、選擇與集中,加強零組件委外及縮短產品開發時程來加強競爭力。 展望2006年,數位相機增長的高峰期已過,高端數位相機的發展空間已十分有限,低端市場儘管利潤微薄,仍將是群雄角逐的重點。新力、佳能、尼康、富士等在技術領域及行銷通道領先的廠商仍會繼續發展並給予其他廠商無形的壓力;已經高喊要衝到前三名的三星與柯達,當然在旁虎視眈眈,力圖取而代之;更不用說還有柯美、賓得士以及代工大廠普立爾等,競爭之激烈,已可預期。 陸、高手雲集的數位單眼相機市場 位居數位相機功能及規格頂端的DSLR(數位單眼相機)對於光學技術的要求極高,目前主要生產廠商都是傳統生產單眼軟片相機的業者,如Canon、Nikon、Olympus、Konica Minolta、Pentax、Fujifilm,這些都是擁有長期光學產業基礎的公司,因為DSLR技術障礙高,且主要消費群都是對攝影品質要求嚴苛的專業攝影工作者或攝影愛好者,對於產品價格的敏感度較低,所以是一個利潤較高的市場。 2004年DSLR市場主要由Canon及Nikon兩 在當前消費型數位相機獲利不易的狀況下,消費性電子背景的數位相機品牌Sony、Panasonic、Samsung開始積極發展數位單眼相機,不過受制於光學能力不足,大部分採取與其他廠商合作方式,最近一次合作事件是 南韓三星擁有堅實的品牌基礎,同時又有強大的電子技術支援,近幾年,三星越來越注重數位相機的開發,在日系品牌縱橫天下的今天,三星成為能與之相抗衡,為數不多的非日系數位相機品牌。而作為老牌光學廠商的賓得士在傳統高端相機方面具有近半個世紀的研發經驗,而且目前賓得士也已經開發了多款數位單眼相機,擁有一定的技術和經驗。結合Pentax的光學技術傳統與Samsung的電子產品研發能力後,加速產品發展速度。2006年1月,Samsung發表具備11對焦點、感度ISO達3200的GX-1S;2006年2月,Samsung發表第二款主攻入門、輕巧型的GX 而在三星攜手賓得士之前,新力和柯尼卡美樂達聯合開發數位單眼相機的消息已經在業內引起了轟動,且被稱之為「巨人的聯手」。目前新力掌握著高端CMOS和CCD的研發技術和強大電子系統的開發能力,而柯尼卡美樂達擁有歷史悠久的光學系統製造工藝,同時近年來新開發的AS防抖動技術也是其拿手絕活,這樣的聯手合作對於目前的數位單眼相機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松下和奧林帕斯的合作關係建立於2006年初,雖然在此之前已經有奧林帕斯、柯達、三洋、適馬、富士幾 2005年開始,市場規模約450萬~500萬台數位單眼相機就成為廠商和消費者關注的焦點。縱觀整個市場,嶄露頭角的都是些具有幾十年單眼相機製造經驗的老牌廠商,要想與之一爭高下,沒兩把刷子也難登大雅之堂。對於像松下、新力、三星等以電子產品起 當中,在傳統相機領域稱得上「出色」的佳能,雖算不上是「最出色」的一個,可是在數位單眼相機領域,佳能的開發和製造能力在眾多廠商中著實令人欽佩。2003年,佳能推出第一款低價數位單眼EOS 300D,掀開低價數位單眼相機的新頁。2004年,推出EOS-1D Mark Π,配備800萬畫素CMOS,最大解析度8.5張/秒的連拍速度,震驚業內。2005年,佳能再度發佈採用1280萬畫素、全畫幅CMOS設計的專業數位單眼EOS 5D,掀起低價全幅數位單眼相機的狂潮。這些都為佳能在數位單眼相機領域內樹立了領先者形象,因此也成為其他廠商最大的競爭目標。 佳能從影像感應器、機身到鏡頭全部都能自主開發,到目前為止,也是和富士「唯二」能夠獨立承擔所有部件開發的廠商之一,其他廠商要和他們一爭天下,就必須借助其他助力,否則在開發速度和開發能力上,都難以競爭,尋求盟友,也成了必然的結果。 在聯盟出現之前,廠商之間就已經存在著一些零組件的供求合作關係,譬如:尼康需要借助新力的CCD研發技術,賓得士需要新力和柯達提供的CCD影像感測器,富士藉者與尼康鏡頭通用來擴大操作範疇等等,這些都是促成聯盟建立的前提;既然原本就存在平穩的供需關係,理當繼續強化這樣的關係以實現互惠雙贏,就促成了同業聯盟的產生。 已經建立合作關係的廠商,基本上都是採取「電子巨頭+光學老牌」的模式,「電子巨頭」可以提供數位單眼相機製造中所需要的電子組件,甚至是CCD或CMOS影像感測器;「光學老牌」可以提供豐富的鏡頭資源與寶貴的單眼相機的製造經驗。這些在松下和奧林帕斯、新力和柯尼卡美樂達以及三星和賓得士結盟案上都能看到,也只有這樣才能與佳能、尼康這兩大品牌一較長短。比較特別的是,富士經由產品核心元件的研發,生產環節的自主化,並將自然影像技術、超級CCD、富士龍光學鏡頭等技術不斷引用到新產品上,凸顯富士已經形成成熟的產品開發思路,預期富士數位相機會有較好的拓展空間。 展望未來,依據IDC的預測,數位單眼相機(Digital SLR camera )的市場規模約在Digital Point-and Shoot camera的10%以內,將逐漸取代傳統的專業級單眼相機,預估2004年至2009年間的銷售量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23.8%,呈現逐年成長的整體趨勢。預判各數位單眼相機主要廠牌的未來發展,可以參酌2004~2005年的世界市佔率來推估,分別是:Canon(58%~37%)、Nikon(30%~24%)、Olympus(3.5%~17%)、Pentax(1%~14%)、Fujifilm(1%~2%),顯示:強者趨中、弱者趨強,市佔率有逐漸拉進的趨勢。特別值得關注的是,Sony有意以低價方式切入並搶攻市場,加上合作的柯尼卡美樂達擁有超過1600萬支光學鏡頭的銷售實績,都將是Sony未來DSLR的潛在客戶;另外,由於Fujifilm的市佔率較低,以她同時擁有鏡頭光學技術、電子技術、感光體影像處理技術等三項核心關鍵技術,在歷經2005年新力瑕疵CCD風暴之後,較Canon、Nikon、Panasonic、Sony等擁有二項關鍵技術的廠商,顯然有更堅實的拓展空間。 柒、新力的「瑕疵CCD」風暴 究竟此一瑕疵CCD影響的範圍有多大,新力、尼康、佳能、富士、柯尼卡、美樂達、理光和奧林帕斯等7 從10月3日起,7 事實上此一期間所有新產的70多款日系數位相機,包括:新力31款、佳能18款、柯尼卡美樂達10款、富士4款、尼康3款、奧林帕斯2款、理光6款,幾乎集體被拖下水。由於全世界能生產CCD的廠商很少,主要由新力、夏普、富士、松下四 第一、增加的售後服務、巨額賠償、市場流失,均將導致新力的營運成本大增。 對於新力來說,相對於召回,延長保修期顯然可以節約不少費用,但仍需增加大量的運營成本,因為延長保修期不但涉及到一系列的配套流程,還包括增加大量的備用組件與庫存等。 據報導,新力正成為日系企業埋怨的焦點,六大數位相機製造商向其索賠已成定局,一位日系跨國企業的中國公司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肯定要向新力索賠。」一旦索賠成為事實,賠償金額將是一個難以想像的數目。 新力CCD品質問題出現後,日系七大品牌全都落水,僅松下因為使用自已生產的CCD而倖免於難,富士大部份使用自已生產的Supper CCD而只有少部分受到連累。為了規避風險,佳能、尼康、理光、柯尼卡美樂達、奧林帕斯等數位相機製造商必然把相當數量的訂單轉給松下或新力的其他競爭對手,直接降低了新力CCD的市場銷售收入。 第二、意外促成中國大陸加速訂定數位相機的國 依據大陸官方商品品質檢測的規定:有國 此次瑕疵CCD事件中存在有如下的四個品質問題: 一、自動白平衡失效:白平衡的失效會影響成像色彩還原,產生偏色。自動白平衡功能是保持成像色彩在一定色溫範圍內,超過規定範圍就會自動白平衡,這個功能是消費級數位相機必備的,目前由於缺乏統一的標準,各個廠 二、成像均勻度不好:成像的均勻度不好會導致成像邊緣四個角的密度偏高,出現暗角,用肉眼也能看出成像的四個角都是黑色,而正常使用大光圈時也容易出現。通過查看成像四角是否為黑色即可自行判定。 三、液晶銀幕亮度不夠:易導致在陽光較強烈的情況下看不清楚液晶銀幕上的畫面,液晶銀幕一般可以選擇亮度,只是不知道檢測的標準值,可通過在較強烈的陽光或燈光下流覽存儲照片來判定,只是主觀因素強,個人難以診斷有無問題。 四、自動曝光不準:自動曝光決定了照片的密度,曝光不足會造成圖像密度偏大,亮度不夠;反之,曝光過度,圖像密度偏小,圖像會過亮。因為涉及不同光線值下成像的不同演算法,一般使用者無法自行檢測,只有專業檢測部門才能測出。 由於對眾多數位相機業者秉持的生產標準有所質疑,加上目前中國大陸所實施的數位相機行業標準是「JB/T10362-2002」,是屬於行業推薦性標準,由中國大陸經貿委員會在2002年12月頒布實施;而續由全國照相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起草的新的國 依據既有標準,大陸官方檢驗中心的官網公告,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