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10/07 14:16:29瀏覽618|回應1|推薦12 | |
賽德克巴萊出草與仇恨?賽德克巴萊上集一開場就是莫那魯道出草的橋段,感覺上,魏導演希望淡化出草的血腥感!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出草血祭祖靈是證明一個男人勇武的必經過程。然而,在下集裡鐵木瓦歷斯的兒子站在門口帶著童真的眼光,看著大人們討論著,接著場景帶到鐵木瓦歷斯的家裡,那位小男孩就在在床上問著鐵木瓦歷斯:”那大家死後,在彩虹橋上是不是都變成朋友!” 再看鐵木瓦歷斯和莫那魯道遭遇的第一場戲!兩個不同番社的人,彼此守護著自己的獵場,也互相的獵著對方族人的人頭!在漢人所設立的物品交易所裡相遇,對於年輕氣盛的莫那魯道而言,這是族人出草的大好機會!也清楚的帶出了莫那魯道與鐵木瓦歷斯之間的關係!大狼一看到這個橋段,心理想的是,”厚厚!好衝動的年輕人,好衝動的莫那魯道!” 放下仇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網路上或許你也跟大狼一樣,看到不同的族人批評著:”莫那魯道根本不是英雄!”莫那魯道在他父親的年代,曾經帶人進到他們的村莊屠戮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也或許,你也會像大狼一樣,覺得莫那魯道他們把公學校裡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全數殺光,是相當殘忍,而且根本算不上是英雄好漢該做的事情! 很多人喜歡用現在的眼光、概念去看以前的事情!當然,帶把機關槍,再帶個幾十萬顆子彈,關羽、呂布算啥!一槍搞定一個中國的五虎上將,算不了什麼!但是,在我們每個人當下必須做決定的那一刻,又真的能夠每個決定都是完美無缺的嗎?如果,帶著血腥、殺戮以及批判的現代眼光去看”血祭祖靈”!我們當然可以說,那是不好的!但是,如果換個角度站在對方當下的角度去思考,應該會有不同的觀感!只是,很可惜的現在的台灣人都太過自我中心,大部份會在網路上謾罵的人都忘了,什麼叫做,”用他人的角度思考、體諒他人的處境了。” 嘗試著換幾個角度思考!放下仇恨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父執輩長期的帶著仇恨談論著兇殘的莫那魯道,那在你的心理,應該也會深深的覺得莫那魯道只是個會欺負婦孺的爛人!再如果,你是生活在當時的人!你真的能夠有那樣的智慧,告訴族人,你不願意出草,因為出草是那樣的血腥!而且,你真的有那樣的智慧,改正出草的行為嗎? 在公學校裡!也有一幕,一個日本人對著一個原住民說著:”我們是朋友,你不要殺我!”,原住民回答說:”我不是殺你,我在血祭祖靈!” 或許,被殺的、殺人的到了彩虹橋上真的都變成朋友了!或許~只可惜,劇末的彩虹橋裡面只收留原住民,不收留異族人!彩虹橋大遊行還是有著那麼一點,百年前的狹隘主觀吧! 煽動仇日情緒?魏導演似乎不想加深看電影民眾的仇日情緒!所以,很多日本人欺壓的畫面,都處理的非常的淡。簡單的帶過,日本人調戲原住民少女的橋段,簡單的口頭描述著:”幾個女性被找去駐在所陪酒,結果被強暴!”不僅很多可能引發仇日情緒的橋段都淡處理了!也加強了一個好的日本警察小島的戲份,讓他在劇中充份成為一個可憐的受害者。雖然,劇末在交代後續發展的時候,描述了小島心中的仇恨,煽動了一場屠殺!可是,在情節中,小島依然是一個在霧社事件裡受害的、好的日本警察! 而且,很關鍵的在日本司令的口中說著:他很感嘆,居然在台灣的三百位戰士身上看到日本消失的武士道精神!這一幕不僅很直接的肯定了莫那魯道等三百位戰士靈活的戰略,肯定了他們的精神!也輕輕的淡化了些許的仇日觀感。 可能也是因為這樣淡化了可能的仇日情結,所以看電影的人,沒辦法和劇中主角有著同仇敵愾的情緒!也會降低了看電影的人們入戲的感覺和電影的精采程度!你覺得不會?呵呵~~當然會的啦!你沒看到三立民視無所不用其極的讓壞人爛人使賤! 賽德克巴萊的劇情在現在的台灣,是一部很不好拍的電影!不僅,有人帶著仇恨的眼光看著莫那魯道,更有激情的政客打手想要藉機挑撥臺灣民眾的情緒,還必須考慮到國際上現代日人的觀感!在劇情上,真的不好拿捏!只是,說實在的,大狼覺得味道真的太淡了,戲劇性的張力真的不太夠。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