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24 12:13:36瀏覽693|回應0|推薦4 | |
大國衰落─美國破產前夕 1.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出現土地價格急升的泡沫景況,1929年10月29日,股票市場大崩盤,到了年底,觸發了著名的「經濟大蕭條」。2007年的美國「次貸風暴」與地產泡沫會讓歷史重演,引爆另一次「經濟大蕭條」。 2.美國羅斯福總統於1932年上台之後,以「放水的方法」﹝即”放鬆銀根”﹞對付經濟大蕭條,1934年獲得改善,1936年大致脫離經濟大蕭條。1949年至1957年,美國股市一直處於「牛市」,股價持續攀升,往後的10幾年,美國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地位。但80年代開始,「德國」和「日本」等國家迎頭趕上,美國失去了工業大國的地位,外貿出現無法承擔的赤字,國債金額已經到了危險的邊緣。美國已由全球最大工業輸出國轉為全球最大工業進口國;也由全球最大債權國轉為全國最大債務國。 3.自「雷根政府」開始,美國開始走向「內需型經濟體系」,要推動內部消費就要增加消費者的借貸金額,讓他們有更多錢消費,於是,美國出現龐大的「信貸業務」,以大量放債維持內需的經濟發展。又布希總統為了對抗因為「達康泡沫化」及「龐大軍費」引起的經濟問題,因而大舉降息、放鬆銀根、鼓動房市和股市,使得2001年至2007年房市和股市大升,為日後的「次貸風暴」營造了最佳環境。 4.美國現在的經濟體系本末倒置,沒有真正推動工業和農業,濫發信貸支持過度消費,造成「次貸危機」。 5.美國至2008年7月底其國債﹝National Debt﹞已達9.533兆美元,美國令人憂心的是「國債的增加」,而非「財政赤字的增加」;柯林頓任內成功地減少國債,而「小布希」上任之後,國債又急升。 6.目前美國不僅是政府缺錢,就是「百姓」也不見得富裕,2008年7月1日美國勞工部的報告顯示,一年內美國喪失了43萬8千個就業職位,單以6月份而言,就有6萬2千人失去工作。美國工業的主要問題是「汽車工業」,其工業當前危機是「汽車製造業」,汽車賣不出去,車廠就要停產,要是美國汽車業崩潰,對美國經濟打擊非同小可,最直接衝擊就是「失業率」增加。 7.「花旗銀行」是美國的主要金融機構,花旗因次貸風暴惡化、美國市場及經濟情況欠佳,致花旗前景不佳,要是「花旗銀行」出了事,美國的經濟情況更不好乃在預料中。 8.衝擊美國銀行體系的,除了「次貸風暴」外,還有外債、通膨、停滯性通膨、信換證券危機、衍生性金融商品氾濫等。美國金融業中以「花旗銀行」和「美林證券」兩家銀行最引人注目,而這兩家目前受「次貸風暴」的嚴重影響。 9.美國加州的索賠官司很多,讓州律師人數也多,此州有「律師之家﹝Home of Lawyers﹞」。這些索賠官司有因「醫療失誤」、「勞工賠償」、「疏忽責任」、「交通意外賠償」等。 10.美國社會現分化得很厲害,如「同性戀婚姻、伊拉克戰爭等問題,社會有極大分歧;當社會分化嚴重,立法難度也提高,經濟發展必然受到打擊。 11.美國如銀行倒閉潮未完,企業倒閉潮又來,接著失業率又升,緊接著是消費緊縮,然後是房市崩潰;房市崩潰又帶來銀行倒閉,這就是「經濟大蕭條」;加上「通膨」就變成「停滯性通膨大蕭條」。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