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06 13:38:54瀏覽1492|回應2|推薦4 | |
統戰無所不在,要懂的避免遭陷害! 王志鵬 (備役海軍上校,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 10月28日當台灣媒體尚未大肆報導發生海軍共諜之際,即有軍事記者打電話給我,告知我這項訊息,一方面詢問我的觀點,一方面擔憂我的安危。當時我正前往青島參訪,雖未能即時通盤瞭解這件事的細節,但內心卻是一則難過、一則哭笑不得;難過的是國軍又發生此事,必然又要遭受無情的批評,哭笑不得的是,許多不瞭解的人憂慮我個人的安危,隨後數日若干不同色彩的政論性節目希望邀請我現身說法。 即使近年來兩岸關係穩定成長,中國相關統戰部門對台進行的滲透仍未稍減,依據媒體的統計,近年來遭台灣破獲的事件層出不窮。就中國對國軍統戰的手法與技倆其實早已無所不在,不論是現役或是退役、將校、軍官或是士官,只有認為有價值(不管是具有直接價值或是間接價值),都會儘可能先行了解這個人背景資料,然後透過任何有機會管道進行接觸。 單純針對此次大氣海洋測量局張姓政戰中校處長遭吸收的案例,依據國防部公開的說明,張姓中校係於服役期間,由昔日退役同仁轉介認識中國官方人員,保防安全部門於101年3月接獲檢舉後,即依法採取反情報作為偵破。初始調查除海軍的護漁計畫外,並無其他機密資料外洩。不過,國防部與海軍沒有說明的是,為何這位能夠掌握與接觸機密資料的中校處長,卻能夠在5月退伍之後,7月即能前往中國,顯見在機密管制認定的機制上出現嚴重問題。國軍不論將領、軍官、士官、甚至士兵,於申請退伍之時,即必須針對其職務與所接觸過的業務,律定保密管制等級與前往大陸的限制時間,只要接觸過機密等級以上者,短者一至三年,長者五年以上。以個人為例,2007年退伍之後,經過三年才解管,期間即使有任何的學術邀請也不可能違反規定。 此外,對於台灣報紙媒體的渲染報導,或是政論節目的誇大批判,個人在此必須嚴正反駁,大多數的退役軍人,仍然是相當具有熱愛台灣的忠貞意識。隨著兩岸的頻繁互動與交流,如商業、旅遊、學術等,退役軍人要避免完全不接觸,似乎實在不可能也不務實。
對於中國仍然持續的統戰滲透,就個人的體認與觀察,其實只要確實遵守「四不一沒有」,即「不貪財、不貪色、不前往不適當場所、不刺探情報(雙邊),沒有洩密問題」,其次,自己本身立場鮮明,如個人即使在具有解放軍學者在場的會議中亦表明「堅持反對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至於未來如何和平穩定發展,端視台灣人民的自由選擇」,如心存此統戰的對方一般來說是並不會主動、勉強、或進行逼迫。
再者,個人也再次呼籲中國放棄如此傷害兩岸關係的作法,往往一件共諜所引發的「反共意識」效應,不僅是無助兩岸的和平交流互動,而且會產生非常得不償失的反效果。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