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海軍與抗戰(作者:黃征輝)
2015/08/26 13:26:37瀏覽1168|回應0|推薦3

海軍與抗戰

作者:黃征輝

今年是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兩岸都盛大舉辦了一系列紀念活動,可惜這些活動幾乎全忽略了當年海軍的貢獻。

我身為海軍,自然想為海軍講幾句公道話。

 

談到八年抗戰,我們腦海中幾乎全是陸戰的印象,頂多再穿插幾場空戰,曾幾何時聽過海戰?

例如陸軍的張自忠、張靈甫、孫立人、白崇禧、何應欽、李宗仁、湯恩伯、薛岳……,他們都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將。

至於空軍,我們也說得出高志航、樂以琴、閻海文、賴名湯等人。

可是海軍呢?

海軍有參加抗日戰爭嗎?

事實上不僅有,而且次次都拚死達成任務,犧牲很大,對戰局也有決定性的影響──很令人意外的結論,是不是?

別意外,請容我細細道來。

 

日本當年發動侵華作戰,參謀本部喊出「三月亡華」的口號。

聽到「三月亡華」,你的感覺是什麼?

信口雌黃、胡說八道?

或日本人全是白癡?

很不幸,日本人不僅不是白癡,做事也很務實。他們敢講「三月亡華」,確實有幾分道理。

首先,日本侵華前的東亞態勢如圖一:紅色部分是日本統治的勢力範圍(日本、韓國、台灣),淡綠色部分則為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權──滿洲國。

 

圖一:日本發動侵華作戰前東亞態勢。

 

從圖一不難看出,當年日本勢力如同螃蟹的兩隻大腳(),「一北一南」牢牢鉗住中國大陸。

說「鉗住」,那可是一點兒也不誇張。

論國情,中國是四分五裂,日本是萬眾一心。

論綜合國力,日本年工業總產值60億美元,中國13.6億美元;日本年產鋼鐵580萬噸,中國4萬噸;日本年產煤5,070萬噸,中國2,800萬噸;日本年產石油169萬噸,中國1.31萬噸;日本年產銅8.7萬噸,中國0.07萬噸。

至於軍備生產能力,日本年產飛機1,580架、大口徑火炮744門、坦克戰車330輛、汽車9,500輛、戰艦52,422噸;而這些現代化軍事裝備,中國全無自產能力。

更可怕的是,那時歐美列強自顧不暇,中國獲得國際奧援的可能性幾近於零。

也因此,如果要戰,戰備落後、內鬥不休的中國只能獨立作戰!

如果你是日本大本營成員,決定發動侵華作戰之時,所能擬定的最高戰略指導是什麼?

一北一南已被鉗住,速戰速決的戰法當然是「從中突穿」──由東向西,像一把利劍直刺中國胸膛!

這的確也是日本作戰之初的大戰略。

不過,講起來容易,重點是如何「從中突穿」?

如果靠陸戰,單單是大隊兵馬爬涉千山萬水、穿越遼闊的「華中」地帶就是曠日費時的艱巨任務;更別說一路從陸路推進,沿途必然會遭遇一連串的要塞爭奪戰、城市戰、巷戰、游擊戰、埋伏戰……,數不盡的大小戰役豈能不傷元氣?

所幸老天有眼(對日本而言),中國存在一條橫貫東西的「水上高速公路」──長江!

長江是亞洲第一長河,全長6,300公里,穿越中國西南青海 西藏 雲南 四川 重慶)、華湖北湖南西)、華安徽江蘇),在上海市匯入東海(如圖二)

 

圖二:長江流域示意圖。

 

長江流域覆蓋中國大陸五分之一的陸地面積,養育中國大陸三分之一的人口,也是全世界「運輸量」最大的河流。

請注意那三個字:運輸量!

長江自古就是中國重要的水上交通大動脈,擁有「黃金水道」的美譽。再加上當年中日海軍戰力比為懸殊的「24:1」,因而航行在這條橫貫東西的水上高速公路,日本海軍可說是「如入無人之境」!

更別忘了,長江是「內陸水域」,兩岸的岸防設施薄弱。

如果能以日本海軍做前導,運用長江水系大動脈,先攻取長江出海口的松滬地區(上海市一帶),然後快速溯江而上,數週內應可奔襲至華中,月餘即可奪取上游的四川、重慶,迅速從中突穿,有效癱瘓中國的指揮中樞,再施以政治上的威脅利誘,三個月內當可逼迫群龍無首的華北、華南、西北蒙疆束手投降!

「由東向西」的大戰略如果成功,日本勢力範圍便如圖三(中央紅線就是上海到重慶的長江航線)

 

圖三:由東向西的中央突穿戰略。

 

試看圖三,如果抗戰之初真發展成這種態勢,你認為這對對日抗戰會有什麼影響?

我可以肯定地說:中國必危如累卵!

所幸中國人不笨,料到日本會出這一狠招。

因而中日局勢緊繃之際,政府已將精銳部隊集結在上海外圍,蔣委員長同時密令勢單力薄的海軍執行「折劍鎖敵」戰術。

所謂折劍鎖敵就是不惜自沉軍艦,藉以堵住長江關礙航道,防止日本船艦溯江而上。

這中間又以武漢防衛戰至關重要。

武漢位於長江中游,既有長江連絡東西,又有兩條鐡路貫通南北。南京陷落之後,政府雖說西遷重慶,然而從南京到重慶路遙道遠,政府根本沒有能力一次完成,因而大部分的機關、工業、學校等,必須以武漢為西遷的中繼站。

 

圖四:武漢是戰力西遷的中繼站。

 

若是武漢在短時間內淪陷,中國「以空間換取時間、保存持久戰力」的大戰略將淪為空談。

而遲滯日本海軍進攻的速度,給武漢更多緩衝時間的重責大任便由海軍官兵一肩扛起。

海軍以有限兵力投入長江防務,拆除下游導航標誌,讓日本艦船失去導航參考;並卸下15老舊軍艦的火砲,配合商船、民船、鹽船等各類船舶自毀下沉;另因執行港防,計有34艘軍艦遭到日本優勢海、空軍擊沉。

待無艦艇可用,官兵還編成四個布雷總隊,自製簡易水雷與漂雷,自行背負雷具,自製舟筏運載炸藥,滲透至敵後水域施放戰雷。執行任務時常與日軍巡邏兵力交火,官兵死傷慘重,但也造成日軍百餘艘舟艇中雷沉沒。

綜觀抗戰期間,海軍負責守衛的長江各段要塞及雷區阻塞線,沒有一回或一處被日艦突穿,因而有效阻滯日寇溯江進犯的速度,確保政府戰力西遷、以空間換取時間的大戰略。

也難怪抗戰中期蔣委員長曾讚譽:「海軍利用砲隊和布雷,遲滯日軍的長江行動,國軍沒有任何一種武器裝備可以發揮同樣的效果。」

的確如此,海軍官兵英勇犧牲、將士用命,以折劍鎖敵戰術粉碎日軍溯江西進、三月亡華的美夢,並逼得日本不得不取消「由東向西」的大戰略,改採「由南向北」的一號作戰計畫。

一號作戰計畫在打通大陸南北交通線──華北日軍向南攻擊之時,從印度北上的日軍集結於廣州,待兩軍會合再傾全力攻擊雲南和四川。

後來一號作戰計畫的前半段雖然成功(全面打通北方滿洲國到中國戰場最南端的交通線),但誠如前述所言──陸戰曠日費時、極傷元氣,待南北兩軍會合,日本戰力已江河日下,再加上美國加入太平洋戰爭,終而導致中國取得對日抗戰的全面勝利。

這段戰史絕非空穴來風。

中華民國海軍司令部於今年出版圖文並茂的巨著──《海軍抗戰期間作戰經過彙編》以大量圖表、照片、文獻,完整記錄海軍在絕對劣勢下,犧牲全軍、戮力實現國家戰略的史實。

如今重讀這段歷史,我們應認知海軍不僅參加了抗日戰爭,以有限的兵力達成任務,對總體戰局也有決定性的貢獻與影響!

際此紀念抗戰七十週年之時,除了緬懷陸軍與空軍的英勇付出,對那群默默無名、為國家犧牲奉獻的海軍先烈,國人是否也應給予正面的評價與衷心的感念?

(完)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ptwjp7&aid=2873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