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9/30 11:07:15瀏覽592|回應2|推薦3 | |
資源虛擲 備役海軍中將 李晧 論及國防資源,總不外財力、物力、人力還有時間,國防力量的建構,倚靠的就是這些,而建構的目的,明確的說,就是冀圖保衛領土、主權的完整。可惜的是,我們的國防著眼,始終置重點於領土,忽視主權的伸張和維持,領土部分,也不完整,根本上重本島,輕外、離島,象徵性的關切東、南沙,不理釣魚台。所以所有的國防資源投注取向,是既明確又無疑議的以國土防衛為主,制空、防空為次,制海及區域阻絕又其次,所以防衛作戰的節奏,始終是「戰力保存、制空與防空、聯合制海與截擊、反登陸與國土防衛」,至多前期加個不知所云的「反制作戰」,總之最後結果,也都是台海成了機、艦墳場,陸上兵燹一片,最後或得慘勝,或無力回天,而死傷枕籍、血染海紅則是場景之寫照。 美方參與演習者,對此情景深感駭異,與我交換意見時,略以此種「第二波武器」遂行的戰爭,竟然今時今日能親身參與,猶如置身時光隧道,重回廿世紀,同時也質疑我們,為什麼不思索中共將以封鎖、點穴、外科手術式打擊等為「威懾」手段,達成其促統之戰略目標?中共以玉石俱焚的攻擊行為,獲得焦土一片的台灣,有何策略意義?台灣戰至最後一兵一卒⋯⋯,是情節想像還是集體意志?這些問題不只是詢問我,也在各種正式、非正式場合,以委婉或直接的言辭,問詢我們各階層指揮幹部,相關答覆是否一致,我不清楚,但漢光18到今年漢光30,13年間中共犯台想定場景沒變,所以防衛作戰戰略、計畫也鮮少更動,相對我們建軍備戰的思維,也是墨守成規,當然既有資源的投資與運用,也在零基預算的基礎下,年復一年的消耗殆盡,時間不停留的走過,國軍的宿命,似乎就是將以不足20萬的部隊,在未知的將來,和中共230萬部隊決一死戰,而動手與否的操縱,完全授之於中共,甚至連我們的三軍統帥也認為兩岸處於和解、合作現況下,兩岸沒有戰爭危機,所以可以搞募兵制、可以再裁減軍隊、可以繼續縮減國防預算,省下錢來幹什麼?發展經濟?依這六年來看,經濟是越走越差,是福國利民,簡直吃痴人說夢,這麼許多年來,國家錢花了,國軍辛苦了,時間耗掉了,兩岸形勢上的劣勢絲毫沒變,南沙我們還是管不上,釣魚台我們還是不敢管,這就是策略錯誤、方向迷失、剛愎自用,造成資源虛擲的結果。 照說國軍兵、戰力整備,在組織上來說,整合評估司負責淨評估,著眼釐清15年以上的威脅與兵力整建需求,戰略規劃司負責十年建軍構想和五年兵力整建計畫,並且分配年度國防預算中投資門預算,以及兵戰力整建各案管制工作,唯獨對其本業「中、長期戰略規劃」不予理會,僅以三軍所報十年建軍構想和五年兵力整建方案綜合了事,整評司更離譜,把持了國軍系統分析的權責,卻始終模式工具有限、參數不全、邏輯參差,堆砌結果以支撐決策,再不就是任由三軍自行瞎湊系分結果,使國軍計畫預算制度最可靠的基礎,成了最可笑的雜碎,再說三軍,歷來就是看誰當主子,然後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前一任的重要施政或許還有所忌憚,前兩任的就算雲淡風輕,就算了吧!於是軍種兵力整建就因主官任期僅二年,一個重要兵力整建方案至少需時三年以上,結果是各軍種經常進一步、等一步再遲疑一步於是結案了事,除非是國防部部長認真要搞的案子,否則先天不良又後天失調,必然夭折,至於國防部長要搞的案子,我們單看近半年上媒體的一個是IDF掛載的萬箭彈,這種武器運用的先決調件,是IDF機要能飛到目標區(中共領域),才有發揮餘地,至於可不可能,大家可以自己想(整評司系分一定是OK),另外雷霆火箭,一射可達30公里,敵人登陸時,放在沿岸陣地,可形成火線,擊潰敵登陸舟波,問題是登陸的一方,不是早該將灘頭地區炸成焦土?再者這些火箭的C4ISR(指、管、通、資、情、監、偵)是什麼?又是一筆糊塗賬,我們的兵力整建,就是在這種首領無知,體制虛浮、需求亂離、決策斷續的情形下,浪費了時間,虛擲了預算,耗竭了人力,再加上賣方市場的國情和「不平等條約式」的美國軍售,國軍的命運似乎就是等到那一天,在忠烈祠選個好位子(也可能是排定)而已,這是我們要的國防嗎? 我們國防預算一年有3000餘億,如果敵情真的如馬英九所說,那麼我們的平安歲月,應該去預測有多少時間,這段時間我們要如何在既有基礎上,構思未來最佳最具彈性的國防策略,以成就衛護領土主權的使命,然後訂定兵力整建決策選項,用實際的系統分析去做決策支援的工具,而不是註腳,現在把資源投注的方向、節奏搞「對」,時間是不會等我們的。 https://www.facebook.com/lee.hao.3557?fref=nf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