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給一位海軍後期老弟的建言
2014/03/21 17:44:46瀏覽2321|回應0|推薦11

給一位海軍後期老弟的建言

 

備役海軍中將 蘭寧利

2014321 17:31

 

一位曾經幹過「江字號」艦長的老弟經常在某報發表批評海軍的言論,真讓我們感到「江山代有人才出」與後生可畏。回想當年參大畢業初派「美頌艦」艦長,真的是除了作戰之外什麼都不懂,更不要說還能在外讀個碩士學位,能寫一手好文章。不過這位老弟批評海軍遠海執行任務能力和「沱江艦」命名應本土化,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這位老弟沒有在國防部或是海軍司令部長期任職,很多的看法過於膚淺。

 

海軍建立遠海任務執行能力起自於民國四十年代中期,當時唯一的運油艦「峨嵋」(第一次大戰後德國對美國之賠償艦)已無法執行海上加油,美軍援拒提供具海上加油能力之油艦。海軍想盡方法突破,中字號艦艏尾加油、自費購建「萬壽艦AO-512」、「會稽艦AO-506」加改裝,幾乎想盡所有可行方案。最後以「修理艦AR-521」加改裝勉強執行民國七十年代的敦睦。當八十年代國家財力有所改善,海軍立即爭取油彈補給艦的建造。爭取建立一支能確保海上交通線及海洋國土的海軍是海軍長期以來持之以恆的建軍目標,沒有一時懈怠。但是台灣雖四面環海,但卻是道地由陸軍主控一切的陸權國家。當他們為了防止建設海軍耗用大筆預算,會影響陸軍發展,遂想出以國土防衛為主的台灣防衛作戰為國軍主目標,忽略了對台灣重要如生命線的海上交通線的安全維護,和廣大的南海海洋國土的守土之責。他們甚至提出以岸置攻船飛彈取代海軍艦隊,如果不是巴士海峽和南海有事,後果真不堪設想。

 

在這種極惡劣的戰略環境下,有的前輩如劉和謙上將不惜以去留據理力爭;但也有逆來順受,只求官位保住,管他海軍的發展的總司令,個人就曾碰過兩位總司令,居然要各署處停掉不重要的案子將預算繳回去給陸軍。海軍在拉法葉案後多數同仁膽已嚇破,不敢建案,只希望拖延到調職。

 

我覺得像你這樣,應該進一步深入了解這種極惡劣的戰略環境,而多給海軍鼓勵。你認識海院的林文隆(博士)上校嗎?多年來他不捨晝夜的到處宣揚「海權思想」,他的積極程度甚至超過傳教士。今天的海軍,就需要像他一樣的精神;今天的海軍,就需要每一副能得到的頭腦,需要每一副能得到的手,尤其在海軍遭逢的主客觀環境有微調的時候。

 

「錦江級」後續各艦命名時我正在總部,一位號稱史上最有學問的副總司令「主動」考慮到本土因素,將淡水河改稱「淡江」、高屏溪改稱「高江」、新店溪改稱「新江」,還好濁水溪、大甲溪、頭前溪、後勁溪等不堪考慮,否則真難以啟齒。事實上過於勉強,還不如不要搞。艦運通常隨名而生,過於勉強似乎有惡作劇之嫌。君不見,那位發起改紀德四艦艦名的將軍,近期身亡後還被媒體以此為題大作文章。

 

不要被李登輝以降本土的政客們「一個中華民國亂表」所困擾,作為一個軍人當信守憲法,中華民國的疆域在憲法上明文規定,因此沒有什麼本土不本土的。沱江艦的駕駛台比新江艦還小,海戰後七個人倒下了六個,只剩艦長一個人,我們真的應該為當年在沱江艦犧牲的官兵感恩的,這個時候還談本土,那他們當年的犧牲值得嗎?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8%98%AD%E5%AF%A7%E5%88%A9/%E7%B5%A6%E4%B8%80%E4%BD%8D%E5%BE%8C%E6%9C%9F%E8%80%81%E5%BC%9F%E7%9A%84%E5%BB%BA%E8%A8%80/282914568537671?ref=notif&notif_t=close_friend_activity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ptwjp7&aid=118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