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進黨是詐騙集團!
2011/05/23 17:16:42瀏覽427|回應0|推薦10

我不用解釋了,數字會說話,證明民進黨這個政黨就是「詐騙集團」!

我見我思-民進黨平衡南北了嗎2011-05-23中國時報【呂紹煒】

民進黨南部五縣市首長,上周大張旗鼓的召開記者會,痛斥馬政府忽視南方。不過,民進黨在中央也執政了八年,咱們就來看看民進黨平衡南北的政績吧!

要拉近南北差距,最重要的是要為較落後的地區引進適當的產業,最傳統的方式是引進製造業,或是觀光、服務等產業,先為地方帶來就業機會;就業機會帶來人口及其它商機,然後再帶動第三級產業發展,各產業彼此拉抬帶動地方發展,最後就是反應在當地家庭所得的提升上。

從產業發展看,民進黨執政八年中,南部的改善不大。阿扁上台後就大張旗鼓剪綵動工的高雄軟體園區,號稱可創造三千億產值,創造一萬多個就業機會,但搞了八年還在養蚊子;其它什麼航空貨運園區、物流園區,到民進黨卸任時,都還是空空如也。唯一產值有進展者是南科,不過,這是八六年、國民黨執政時就推動的計畫耶。

再從落實到最後的家庭所得看,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家庭所得調查,比較民進黨開始執政的八九年,與卸任的九七年的數據,八九年時,高雄市的平均家庭所得總額是台北市的七五.七一%,九七年時是七五.九八%,等於是不進不退。台南縣則由五七.二八%到五七.一八%,也等於是原地踏步。

至於雲林、嘉義、屏東,則是悽慘的退步、相對變窮了。嘉義縣在八九年時,其家庭所得還有台北市的五六.○二%,九七年時只剩下四九.七二%;雲林縣由五二.九五%變成四九.八八%;屏東縣由五九.六九%退為五四.七六%。這三個縣市不僅相對於台北市的所得降低,連絕對所得都是減少。只有高雄縣是有進步,由五六.四五%進到六○.六四%。

夠難看吧?民進黨在中央執政八年,南北平衡是這樣的成績,不知如何面對南部父老們?現在又有啥顏面大聲指責別人?要做到南北平衡,顯然不是把節慶煙火移到南部放一放就可做到。

民進黨似乎時常忘記自己曾經執政八年。例如,日前IMD公布最新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前進到第六名,但政府效能由第六名退步為第十名。民進黨立委及綠色媒體見獵心喜,大罵政府效能的退步。不過,他們顯然忘記去查資料民進黨執政八年中,政府效能排名最佳名次是二○○八年的十六名,最差是廿三名。還有民進黨在野後的反國光石化、反核能政策,似乎都忘了不久前,他們執政時,是如何看待這些政策。

台灣能夠經過幾次政黨輪替,其最大的好處是大家不必純打嘴炮,指責別人前也要記得回頭看看自己過去做的事─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嘛。自己都做不到,或做得更差的,就記得少說點─或,至少罵小聲點。

社論-平衡南北差距該有新思維2011-05-28中國時報【本報訊】
民進黨執政的南部五縣市首長,日前聯合痛批馬政府「忽視南方,跳票有感」,再讓南北差距日益擴大的問題浮出。南台縣市首長在記者會中批評各項「中央支票跳票」,以此作為南北難以平衡的因素,除開政治操作不談外,其中顯露的舊思維,其實並非解決南北差距的方式

台灣經濟發展初期,是先以釋放農業生產力為始,再以農業資源供養工業;而後以勞力密集為主力的加工出口區、各地區大大小小的工業區,為各地方提供就業機會與發展契機。這個年代,以農業與輕工業為主的南部縣市,與北部縣市的差距較小,並不存在著南北差距的問題

但當農業下沈,勞力密集輕工業又日益失去競爭力,產業紛紛外移時,中南部地區並未出現能完全填補此產業空缺的新產業北部則是由以科技產業為主的科學園區領軍,快速展開產業升級;以台北都為核心的地區,則更轉型為以第三級產業掛帥的產業結構。北部產業快速轉型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對中南部產生磁吸效應;人口不斷集中北都,農業縣市人口外流,許多農業地區只剩老人、小孩,社會消沈、經濟衰敗,南北差距擴大問題開始浮現,而且二十幾年下來,日益嚴重,從未得到紓緩

依照傳統的區域發展理論,區域發展會以某地區為核心發展,核心地區發展最快、最富裕,把週遭的資源、人口往內吸,週遭因而相形落後;但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產生外溢效果,帶動週遭地區發展;週遭的上揚又把核心「往上拱」;如此週而復始,進入良性循環。北部的發展,在相當程度上循此模式前進;作為政經中心的台北市帶動新北市,甚至其外溢效果惠及新竹科技產業;在竹科已成氣候後,又自成一個小核心帶動週遭地區往前邁進。

但整個台灣卻未能循此模式發展,北部強大磁吸效應某種程度是「掏空」中南部農業縣市。如果,中部的台中都、南部的高雄都,能夠各自扮演中南部發展核心角色,帶動週遭區域,問題可能沒那麼大。但事實上在廿多年前的產業外移風後,中部產業一度空洞化;早期高雄快速發展,人口成長速度甚至高於台北市,可稱南台核心;但近十年高雄港日益沒落後,貨櫃量由長期保持的全球第三名一路退到十名之外時,南都也日益消沈。當連核心地區都無法展現雄風時,週遭地區情況不問可知。

一般在觀察各縣市的發展程度,除了產業結構、都市化程度外,還有家庭所得的增減。比較南部縣市與台北市平均家庭總收入,近十年堪稱「不進反退」。民進黨執政時的八十九年,及執政八年後的九七年數據看,雲林、嘉義、屏東的平均家庭收入與台北市的比,八年下來是降低;這代表這些縣市的家庭相對台北是變窮了。高雄、台南則維持平盤;只有高雄縣比重提高。民進黨大票倉在南部,執政時高喊南北平衡,但結果卻是民進黨執政八年,對平衡南北差距不但毫無貢獻,而且差距是進一步拉大。南台綠營縣市首長批評執政黨未能平衡南北差距,明顯不公平,也顯現南北差距不單是中央問題,而是結構性因素。

多年來,中央在各地方廣建交通建設、公共設施、工業區、科學園區,卻仍無法反轉南北差距。南部縣市首長對中央批評,明顯依循這個:中央給錢辦建設─地方繁榮─縮短南北差距的思維。但如果沒有自己的產業,便利的交通只是把人口送出門而已;各地方爭相爭取的科技工業區、科學園區乃至一般工業區,在缺乏其它資源支應、更乏群聚效果下,往往養蚊空等廠商多年。引進大型工業區利弊仍難定,六輕之於雲林、彰化拒絕國光,即是顯例。

因此,該改變過去舊思維,例如爭相闢工業區、科學園區、各種特區、開大馬路、搞工商大港…的想法。各縣市與其趕熱鬧,不如回頭審視自己的資源、條件,作好及發展自己最擅長而有條件作好的產業(例如觀光),並全力推動;則繁榮地方、縮短南北差距目標才有可能達到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pho&aid=524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