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往下沉淪,誰叫你沒熱情!
2011/01/14 11:45:50瀏覽217|回應0|推薦1

網路發生王老頭的事件,真讓我消沉了一陣子。

今天看到「誰叫你沒熱情」的這篇,我在想:我是中間選民嗎?好像也不是。

我是泛藍的選民嗎?好像也不是。

我只是很不滿意民進黨的作法,相對對國民黨沒那麼不滿意罷了。

我拒絕後悔,我還是照著我自己的想法,做個有熱情的選民吧!

我見我思-誰叫你沒熱情!2011-01-14 中國時報 【吳典蓉】

去年五都選舉時,在民進黨一聲聲呼喚中間選民的時刻,許多人期待會出現一個台版的、壯年布萊爾;誰知道選後,出現的卻是老年布萊爾。

謝長廷正式舉行記者會、拋出「憲法各表」主張,希望可以對內促成重疊共識,對外可作兩岸互動協商的基礎。但是,他這個承認中華民國憲法現狀的溫和主張,不只獨派大加撻伐;令人意外的是,連一向有志培養布萊爾的新潮流系,也對謝長廷口誅筆伐。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潮流中常委段宜康。他現在不承認中華民國憲法,似乎忘記當年九七修憲,許信良與新潮流是最熱中與李登輝合作修憲的。更讓人訝異的是,去年五都選舉時消失無蹤的台獨黨綱,段宜康現在卻重申,民進黨堅決捍衛台獨黨綱。

過去的溫和派向極端派靠攏,這種現象只能靠第一位民進黨版的布萊爾才能解釋。陳水扁最近向訪客形容,他二千年選舉時提出的「新中間路線」根本就是幻想,因為拉攏中間選民,他不見得支持你;相反的,只要得到深綠支持,深綠很自然的就會去幫忙拉中間選票。這一番話的某種意涵是,一邊一國連線總有一天會吞噬民進黨。

很悲哀的,我必須承認陳水扁說的是事實。許多人以為單一選制後,兩大政黨會積極爭取中間選票,民意應該可以趨中;但結果卻更兩極。也許,我們原來理想政治的圖像中,有一個環節出了問題。畢竟,政治背後的動力其實是激情,而不是理性計算。

政治哲學家中,Michael Walzer是少數願意正面看待政治激情的。他在《Politics and Passion》一書中指出,現實政治從來不只是深思熟慮的理性討論過程;無論是政治教育、宣傳、組織等等,常常都不是思考後的行為。事實上,選舉時常使用的隱喻「動員」根本就是軍事用語;但是,如果政治少了這些激情的場面,Michael說,那就有如想要「以光取代熱」一樣的不可能。

也許,就如Michael Walzer所說,政治激情未必不好。事實上,歷史上很多改革,從民主化運動到爭取人權,如果沒有熱情支撐,沒有人會願意當傻子犧牲的。因此,真正的關鍵在於,如何區分出好的激情、或是不好的激情。

回到台灣政治,極端勢力為何總是占優勢?因為他們比中間選民有熱情,也因此更願意盡力去幫忙宣傳、動員;他們比較努力,因此有比較大的影響力。相對的,我們這些自居中間的人,如果從來不努力,連票都不投,有資格抱怨嗎?

當然,中間選民也是可以有熱情的,但他們需要一個圖像或完整論述,來作為信念的基礎;因此,即使我知道肯定政治人物是有風險的(他們隨時可能轉向),但我還是要對謝長廷表達一點肯定。他至少為這個圖像作出一點貢獻。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pho&aid=479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