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14 20:54:28瀏覽299|回應0|推薦0 | |
學者、專家老愛說一些不是自己專長的領域,往往似是而非! 衛生署前副署長、健保局前總經理、台大公衛學院教授、健保局前財務經理、南華大學教授、健保局前總經理、景文科技大學副教授,聽起來又是學者、又是專家,就是欠缺金融、稅法的專業! 他們可以說健保局在衛生、保健方面或許有這個能力,但是要說「二代健保的財務規劃」,從他們的這篇投書,我看不出他們在金融、稅法上面的專業! 從稅法上來說,課稅就好比拔鵝毛,要拔得鵝不會自殺,還會繼續給妳拔下去... 如果毛拔得太多,讓鵝活不下去, 民進黨常犯的錯誤就是:眼高手低,理想是一大堆,就是非常不實際! 扁政府時代搞出的「二代健保」,包山包海,有賺錢的地方都要納入收入,只是這些糊塗蛋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 如果「二代健保」課得到,為什麼所得稅課不到? 是衛生署比財政部厲害?否則財政部怎麼做不到? 這些人完全沒有金融、稅法的知識,卻要撈過界去處理金融、稅法的業務,他們不是膽大包天,就是胡作非為,要把台灣的金融、稅務攪翻天。 財產、股票交易所得沒有想像那麼簡單,短期間財產、股票有暴跌、暴漲的情形,但從長期看來,財產、股票的價值是不變的,也就是財產、股票總值不變。今天妳賺到的錢,一定是某些人虧到的錢,你賺到的要繳稅,別人虧到的當然要減稅,到時後政府將會變成過路財神,把課到賺錢人的稅用去彌補虧到錢的人的稅! 至於要增加證交稅,也要拿捏分寸,不要到時後投資人賺不到錢,不投資股票,妳要到哪去課證交稅? 健保費?早就是健保稅,只是政府不承認這是稅的掩耳盜鈴的說法,健保費不只是收稅的問題,還要考慮到:不要讓被抽稅的人乾脆不玩了,妳還能抽甚麼稅? 每個人都可以自以為是專家,但是是不是專家?不是妳以為是就是! 財政部課稅會考慮成本效益,不像那些只會批評,健保局現行收費依照薪資,有追討隱匿的收入嗎? 真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 收費不用大腦二代健保收費 健保局有能力【聯合報╱賴美淑/衛生署前副署長、健保局前總經理、台大公衛學院教授 鄭文輝/健保局前財務經理、南華大學教授 朱澤民/健保局前總經理、景文科技大學副教授】 健保局與國稅局、勞保局及其他單位對有短、漏報資料之嫌者,依法相互比對資料、補收保費,以維負擔公平;經此催收後之保費收繳率已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五。 以九十八年度為例,此一千人對公司行號等投保單位及保險人徵收了二千七百餘億元之保費,平均每人約二點七億元。與國稅之稽徵相較,九十八年度國稅稽徵金額約為一兆五千餘億元,稽徵人員(含五國稅局、海關總局、賦稅署及財稅資料中心)約一萬一千人,平均每人稽徵金額約一點五億元。雖然兩者稽徵工作之性質,繁瑣程度不儘能比較,但健保局員工對保費之稽徵、催收亦甚有可觀之表現。 二代健保規劃時,考量健保費若以家戶總所得為計費標的,其「所得」之定義與所得稅法中所得之定義應採齊一標準,以節省公司行號及民眾的納費(稅)成本。是以未來公司行號在依稅法規定扣繳稅款時,因為兩者計費標準一致,該公司行號僅須再依健保保費費率扣繳健保保費即可。在規劃過程中,因財政部長是二代小組成員,是以亦有指派官員列席指導,並在會中提出稽徵方面卓見,並非閉門造車。 由於健保局目前已對經常性薪資及程序查核之,對有短、漏報所得之嫌者,另可比對財稅單位資料而稽徵之,是以未來保費稽徵工作並未有任何重大困難處。二代健保按家戶所得計費,健保局現有負責保費稽征工作之一千人即可勝任,絕對不需要報載之五千人。【2010/12/14 聯合報】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