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22 14:38:41瀏覽239|回應0|推薦1 | |
如果台塑被迫出走,台灣將會有幾百萬人生活受影響 財訊 2010-08-19 第353期 產學龍頭許文龍、李遠哲兩極交鋒 文/林瑩秋、陳雅潔、陳彥淳採訪 許文龍:幾十萬人靠它吃飯 石化業不能廢 一向把生態保育看得比事業發展還重要的許文龍,看到六輕的那兩把火,一開始也認為石化業不該再擴增、國光石化不要再建了,但在病榻上反覆思索幾日,愈想愈覺得事情不是一刀兩斷這麼容易。如果台灣沒了石化業,下游相關產業會有多少人失業?他粗估,「如果台塑被迫出走,台灣將會有幾百萬人生活受影響,不是小問題!」 至於李遠哲,近幾個月來周遊各國,都在為減少碳排放量而努力,最近更帶領學者連署,站出來反對興建八輕(國光石化)。因為今年是地球史上氣溫最高的一年,而氣溫每上升一度,極端氣候就會增加十倍,「情況已經很嚴重了!」他急著告訴大家一定要改變生活方式,過簡約一點,經濟成長少一點。他說,「企業家賺錢是要留給子孫,但如果子孫都快活不下去了,企業家還要賺那麼多錢嗎?」 一位是產業界大老、一位是學術界龍頭,許文龍和李遠哲雖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台灣石化業的問題,但對台灣未來的發展,卻有著異中求同的想法,以下是許文龍的專訪: 問:可否談談你為何會寫信給李遠哲院長? 答:這次的事件,他和我的看法有點不一樣,但我要先強調的是,我認為他的看法是對的,但那是完全站在學者、理想狀態下。 李院長的言論對未來台灣影響很大,不過我要提醒他,過去和未來的情況不一樣,不能一味攻擊現有情況,應該考量過去時空背景。大家都不應忘記,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原本並不想在台灣投資,是前總統李登輝出來整合,提出各種條件遊說台塑留在台灣投資,才帶動地方就業機會,改善當地人生活。 台塑發展到現在的規模,繳了很多稅金,對地方也做了許多事,但事情發生時,大家卻只提公害的部分,忘記台塑的貢獻。在台灣最困難的時候,是政府拜託王永慶在雲林設廠,對國家、地方都有極大貢獻;不能現在有錢可以吃肉了,就忘記當時連麵包都沒有。 問:但石化是高汙染的行業,你認為應該繼續發展下去嗎? 再來,台灣石化業上下游供應鏈完整,以奇美實業來說,有一半原料向台塑採購,就算用一樣的價格從海外進口,還得加上運費與時間成本,一般民間企業只要成本差二%就差很多了,石化業為台灣帶來整體的競爭力,奇美更是台南繳稅最大戶,跟第二名差距非常多。 奇美是全球最大的ABS廠,下游塑膠廠也超過一半使用我的原料,往來客戶是幾萬家,因此如果奇美上游斷料,下游連鎖效應巨大,這不是單一廠商利益的問題。過去,事業是會賺就做,不賺就收起來,但現在不是這樣了,「供應的義務,比利益還重要」;問題不是只有價格而已,而是攸關下游整體市場的發展。(本文節錄自353期財訊雙週刊)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