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02 15:35:11瀏覽4730|回應0|推薦27 | |
7月1日自由時報刊出對台大經濟系主任鄭秀玲的星期專訪<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鄭秀玲:服貿協議重傷經濟 應立即中止>,令人十分震驚:難道經濟學已是這樣教、經濟理論已是這樣改寫的嗎? 人家都在往前衝 卻要我們往後退? 6月27日南韓總統朴槿惠帶著71人企業團訪問中國大陸,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推進「中」韓FTA,因為2010年6月兩岸所簽的ECFA和近日兩岸簽署的ECFA服務貿易協議給南韓企業帶來了急迫的危機感和競爭壓力。我們的經濟系主任卻是要求要中止服貿協議,豈不令人是一陣驚愕! 鄭教授說,我們服務業占GDP的70%以上,從業人員超過總就業人口的58%,但是她卻沒指出,台灣服務業部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平均只約50%,為何會有如此落差?主要是因為台灣的服務業多屬傳統性服務業,且多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市場高度成熟、創新投入低,所創造的附加價值率也相對較低,必須推進結構的改造,而對外開放、開拓海外市場,就是一個重要的方法。 今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要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時表示,亞洲的新興國家都在開放經濟求成長,日本若繼續自我封閉下去,將沒有機會成長,因此安倍首相擬以推動結構性改革促使經濟維持永續成長。連日本這樣保守、保護市場的國家都已要勇敢的加入自由化高標準的TPP,我們的經濟系主任卻還要主張繼續市場保護嗎? 不清楚服貿協議,不懂服務業特性 從自由時報的專訪,可以約略看出來,鄭教授似乎弄不清楚服務貿易協議,也不懂服務業的特性,甚至把黑心食品、偷竊智慧財產權、罔顧工人權益等都搬出來和服貿協議扯上關係。 在鄭教授的觀念裡,好似開放就會引來中資大舉進入台灣,其實此次服貿協議我方開放清單總計64項,其中有27項早就已經開放,新增開放者只有37項;對於已開放的27項,過去也沒聽過、看過劉教授出來警示有陸資進來消滅我方業者的情形。 其次,鄭教授似乎也不懂服務業也講求創新、品牌、品質和在地優勢的道理,以為開放就會引來對方大舉入侵或會滅亡,以鄭教授所舉的弱勢產業美容美髮為例,日本有一非常著名的快速理髮業者QB Net 公司,於1996年創設QB House之後,展店非常快速,業績迅速攀升,並在1998年獲得New Business大獎和1998年度Asian Innovation獎,主要原因是其具有創新的營運模式對消費者提供了高效率服務的價值。 再以兩岸為例,美容美髮陸方早就對我開放,為何我方未能大舉進入大陸市場?無關資金與成本。本人所住附近一家美髮業者其負責人在民生社區至少開設了三家美髮店,可謂經營成功,不久前應台商之邀到昆山地區開設美髮店,兩年之後就結束營業,我問他原因在哪裡?他說,店裡的設計師學成了技藝之後就會離去自立門戶,流動率高,難以維持經營水準,這就是服務業的「在地性」,外來者要進入當地市場都有重要的障礙要克服,很少所謂開放就會遭大舉入侵的情形。因此,我方開放,陸方要來台灣投資者也必須克服許多台灣當地的特殊環境,哪有一開放就會被入侵的道理。 若是鄭教授不相信,可再以中藥批發為例。於4年前我方即已開放大陸來台投資中藥批發。4年來,陸資獲准來台投資中藥批發者僅2家,投資金額為新台幣4,710萬元,目前也只有1家資金到位,並沒有台灣業者所擔心的陸資大舉入台的情形。 開放市場投資與開放大陸勞工無涉 鄭教授的重大誤解之一應是把開放陸資經營和開放大陸勞工混為一談。鄭教授表示:「這次協議全面開放中國員工來台,跨國企業內部調動人員來台」、「這次等於全面開放,各行各業無限制地允許中國人力及資金過來,面臨數百萬中國人壓境,政府也無法負起有效管理責任!」、「服貿協議簽署後引發的資金、技術與人員移動,將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及近五百萬勞工的生計」,把開放市場和開放大陸勞工混為一起,這和民進黨故意誇大衝擊、恐嚇人民都犯了同樣的錯誤。我方自2009年6月開放陸資來台,4年來,至2013年5月底,核准陸資來台,僅核准主管及技術人員216人來台,卻雇用我方6,000人以上,顯示未有所謂大量中國人壓境情事,反而創造了近30倍的就業人數。 對外洽簽經濟協定就是要爭取海外市場 台灣是一個外向型經濟體,缺乏天然資源,對外貿易成為驅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兩岸市場相比,大陸市場大,台灣市場小;大陸市場屬新興成長中市場,台灣市場則屬成熟、成長緩慢的市場,ECFA服貿協議可協助我企業開拓大陸市場,作為一位經濟學者不圖此途,反而要求中止服貿協議,豈不令人不解!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