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26 02:21:59瀏覽77|回應0|推薦0 | |
2500多年前的中國第一部醫學專著《黃帝內經》,強調飲食調養應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穀有了,“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就可以長壽。(這裡的五是多的意思) 歷代醫學家都強調“藥食同源”。如綠豆(解毒)、芹菜(降血壓)、蔥、姜、蒜、冬瓜都可以入藥。東漢名醫張仲景,人稱“醫聖”,他最擅長用“藥食同源”給病人治病。“藥食同源”實際上是最早的中醫藥。 “藥食同源”發展到現在,成了一門學科:“營養學”,它又細分為“營養免疫學”和“臨床營養學”。 “營養免疫學”確立了“預防第一”的健康觀念;“臨床營養學”側重治療疾病。 老百姓也注意到,現在關於營養的廣告越來越多,補維生素,補鈣,補鋅的廣告滿天飛,但就是不明白營養與健康有什麼關係。其實這與現代疾病的種類發生變化密切相關。以前是“風寒濕熱”、急性病和傳染病多,需要西藥或者中藥緊急處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空調、暖氣都有,這些病很少了,大家面臨的主要是亞健康(慢性病)的危險,也就是營養失衡(不該多的多了,不該少的少了)造成的。打個比方說,人體的營養庫存就像一桶水,容量只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如果長期缺某種營養,人就很容易得病。 營養失衡就像“溫水煮青蛙”,無聲無息的蠶食人的健康基礎,最典型的是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2004年10月12日,衛生部副部長王瓏德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記者招待會強調:“目前的醫學技術水平不可能徹底治愈(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而通過健康干預,反而有可能使這些疾病的病理變化逆轉”。 王部長說的其實是“臨床營養學”。通過“營養調節”,結合適量的運動,很多慢性病人恢復了健康。 舉個例子:在湖南婁底,心腦血管專家胡衛民給病人開兩張方子:一張是每個月僅僅10塊錢的藥方;另一張是健康知識處方,上面寫著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防治知識,他告訴病人,每個月在營養上花不到200元就能治好病。有11萬人次得到了他的幫助,但他捅破了一個事實:心腦血管用藥很簡單,主要是靠營養來恢復。但是其它同事只開藥方,每個月最少在200元以上。他因此得罪了同事和醫院,被人踢傷了命根子,老婆沒有學“秋菊打官司”,而是很現實的選擇了離婚。全國主要媒體大都報導了這件有關醫療體制的事。 佛教法眼禪師問:“虎項金鈴,何人解得?”眾皆無語,法燈大師答曰“系者解得”。實際上,“解鈴還需繫鈴人”,“營養學”與中醫相結合,是現代中醫發展的希望,也是對中華養生文化的發揚光大。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