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活著的紀錄
2014/06/15 01:38:51瀏覽357|回應0|推薦3

6月8日因為呼吸困難, 頭暈想吐, 我去了一趟急診。  準確地說--  是6月7日晚上11點掛號,  6月8日凌晨3點出院。  量血壓舒張壓90, 收縮壓122。 先試著躺在床上入睡。 輾轉一陣子後實在是難過到覺得活著很痛苦, 決定叫老公送我去掛急診。 交代大女兒禱告後離開家門 。 大女兒憂心的眼神讓我覺得自己真是個糟糕透的母親,  連一點基礎的安全感都不能給我的寶貝們。   當時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再回家。  

老公先在急診門口讓我下車。  原本叫我自己進去掛號,  走不大動的我只能坐在門口的長椅等他停好車後再帶著我掛號不知道是因為心裡覺得淒涼,  或者是身體真的很難受, 心智跟身體疏離。  一方面覺得自己可以保持清醒,  沒有甚麼大病,  即使雙眼閉著眼淚還是一直墜下。   沒有啜泣時的抽蓄,  沒有鼻塞, 眼淚不間斷地娟娟流出。   腦袋盤旋的是一個裝病引起注意的母親的影像。  因為要做檢查,   經醫生診斷後才准喝水。   先抽血, 驗尿, 也許是因此脫水, 這時開始頭疼。  因為不知道會在急診室折騰多久,  就讓老公先回家休息,  可以出院時再打電話叫他接我回家。 

簡單掃過腦波(cat scan),  急診室女醫生宣布說可能是我使用的家用血壓計測量有誤差,  經過三個小時的醫院監測, 我的血壓沒有異常,  血液含氧量正常,  沒有貧血,  腦部掃描正常。   她可以開藥劑控制暈眩, 但我沒有接受。   出院前我的暈眩跟作嘔感已經消失,  只有輕微的頭痛持續著。  回家後發現夾著右手指的醫院心跳監測夾使用的黏膠, 讓右手食指過敏裂開   睡了一下後第二天又開始做家務。  老公問我為什麼之前人這麼不舒服需要去醫院,  現在我又好了???  言下之意,  我在搬戲嗎??   回家根據我的症狀查了一下, 也許是「自律神經失調」在作怪???   如果睡眠好轉也許就自然會痊癒  。 

發生急診室事件前經過血液科醫師 Dr Boxer指示,  一天服用三次的鐵劑,  一個月後驗血血液中的鐵含量已經正常了,  只是我的體力並沒有改善

看新聞挖挖挖談到腦的老化問題 , 自覺經歷跟一般老化過程不同  高中時因為自信心缺乏害羞  上下學搭公車, 怕過公車過站 ,總是在一個人拉鈴後先走到前面司機的前門處   那一小段的路程會很焦慮    有一次一個人去台北車站,  因為沒有零錢打公共電話,  去跟一個商店的老闆娘將一百台幣換零  老闆娘沒好氣地說沒買東西不換, 再也提不起勇氣找第二家換零錢了  出門真是壓力源 怕迷路, 怕遲到 , 怕被偷,怕司機剪票多咬了半格, 怕遇到壞人,  怕錢不夠用,  怕找不到廁所, 怕看人眼色   我是溫室花朵般的草莓族 , 出門前就已經坐立難安   還是待家裡舒服     年輕時沒有享受到不知天高地厚的青春態度,  還是長了年紀的我比較自在

 這幾周做了不少前後院子的體力活  雖然外面已經很炎熱,   早晚還是可以在外面做點事  幾周下來因為過度使用右手導致右手食指麻痺,  休息了十天才恢復  。當然沒辦法打部落格  每天都是做個體力活, 流一兩場汗後便休息  身體時好時壞,  沒生病就做點家事,  娛樂放暑假的孩子  雖然覺得今年 我的耐熱力提升,   還是怕自己會中暑  有一天甚至累到晚上睡不著  連著天都請孩子拔罐紓解痠痛

部落格的寫作像是記日記, 雖然不是持續經常的寫作,  在這裡重讀自己生活的紀錄很有成就感 這些照片是我沒有虛度光陰的證據

壇裡原本要種植川七  川七怕 Tucson的惡毒日曬, 試了三周還是發不出來

Crimson 的蔓藤類取代了川七

去 HomeDepot買了改種這種 Crimson蔓藤類的花  (下圖是標籤) 據說耐旱耐寒 , 種下一周後葉片有點乾掉  不確定是水澆太多或者澆得不夠

新建了一個花壇,  選擇一些孔雀色的玻璃磁磚黏上

也把孔雀色的玻璃磁磚施用在信箱上


配上兩個景泰藍色的花盆,  過幾個月再來處理前方雜草的問題

新建的花壇

這些植株假以時日會蔓延開

這種新品種植物叫做ice plant  日曬花朵就打開,  日頭小了花朵就漸漸關起,  花朵長壽而且顏色非常螢光

這幾天發現麻雀集體偷襲 ice plant 補充水分??

每天都可以欣賞多場的蜂鳥秀  有時麻雀, 啄木鳥, 跟非常小的機械鳥  (跳動動作非常機械化), 也會輪番光顧花蜜瓶  鳥會得糖尿病嗎?

新買到一個風車掛在路燈上  希望風車轉動的光芒可以驅趕麻雀,  讓ice plant 植株可以拓展開

( 在地生活北美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iqueyiyi566&aid=1417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