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1/24 21:27:15瀏覽173|回應23|推薦0 | |
40歲以後,看待生死會更明白。 因為我們開始接受上ㄧ輩的親人離開。 50歲開始發現同輩的朋友,或許有人先說再見。 60歲之後,開始數著人數,心裡想著:再見ㄧ次都是好的。 *************************************** 30歲前學習失戀的別離。 30歲後學習生死的分離。 生死這件事,誰也逃不了。 對於釋懷的放手,豁達的看待,我問自己有沒有越來越能承受? 22歲那年,媽媽走了。 我忍住不哭,因為哥哥說如果我們哭了,爸爸會更難過。 「所以,不准哭。」媽走的隔天,哥嚴厲的告訴我。 我做到了。 在爸爸面前,我不掉淚。 我們三個人張羅著媽媽的身後事,很平靜很堅強。 一起坐在咖啡館裡聊起媽媽,就好像她不過又去了一趟很漫長的歐洲旅行…。 她沒有離開我們。 只是,很久很久我們都將見不到她。 多年好友來家裡探望我,我平靜的訴說。 回到學校後,同學不敢多問我。 我除了話變少了,從來不在同學面前掉眼淚。 其實,是因為我怕大家擔心我。 我不知道該怎樣面對大家的關心,只是這樣而已。 整整半年,夜裡我幾乎是哭著在男友懷裡睡著。 後來,我開始在心裡砌了一間房。 把有關媽媽後來生病到離開的那一段記憶,整個打包封鎖進去。 我不願再想起…。 甚至發現自己有了選擇性遺忘的割捨能力。 我以為我走過喪親的傷痛。 然而,經過這些年,我才發覺,不哭不是堅強的表徵,不是遺忘的釋然。 僅是,不能面對的厚重外套。 我一直沒有能力去面對分離這件事。 33歲那年我自己生了一場病,一年多來面對身體和精神的交戰。 我慶幸我學會的哭泣,健康的哭泣。 因為,哭完能平靜。哭完能大口呼吸,哭完我們將儲備能量重新再起。 靠近過年團圓氣氛,先是爸爸的自小好友吳伯伯突然離世,讓我驚覺自己已經到了更靠近生死這件事的年紀。 昨夜,乾姐打電話來,說乾爸前天中午走了。 我說不出話來。 聽她哽咽的聲音,我百般心疼…。 這時候,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如果人生勢必要經歷這些,我們該怎樣讓自己越來越從容面對? ㄧ個一個疑問讓我審問自己。 Boss說40歲以後,看待生死會更明白。 因為我們開始接受上ㄧ輩的親人離開。 50歲開始發現同輩的朋友,或許有人先說再見。 60歲之後,開始數著人數,心裡想著:再見ㄧ次都是好的。 我知道,哭泣免不了。 就像心會痛,會捨不得,會難受。 但是,眼淚擦乾後,要幫先離去的人看這美好的世界。 九點半了,我窩在公司決定哭完再去見乾媽。 因為,哭完以後,我們都要更堅強。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