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子不語
2015/06/03 21:07:05瀏覽418|回應0|推薦27

 

 

子不語,又名《新齊諧》,文言筆記小說,清袁枚著,共24卷,又有續集10卷。書成於乾隆五十三年以前,與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一書齊名,兩人也曾在各自的著作中提起對方,有「南袁北紀」之說。

 「子不語」一語取自《論語·述而》記載:「子不語:怪、力、亂、神。」意思是孔子絕口不談關於「怪異、暴力、悖亂、神鬼」等事。《子不語》書成後,卻發現元人小說部中已有此書名,又改為《新齊諧》,取自莊子《南華經·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

 《子不語》一書大多是記述鬼故事,大多來自袁枚的親朋好友口述;一小部份來自官方的邸報或公文,對此袁枚都會註明出處,如卷一《常格述冤》開頭即標注「乾隆十六年八月初三日,閱邸抄」。《子不語》敘事簡潔婉曲,魯迅謂:「屏去雕飾,反近自然。」,又說「然過於率意,亦多蕪穢。」(維基)

 

馬盼盼

壽州刺史劉介石,好扶乩。牧泰州時,請仙西廳。一日,乩盤大動,書「盼盼」二字,又書有「兩世緣」三字。劉大駭,以為關盼盼也。問:「兩世何緣?」曰:「事載《西湖佳話》。」劉書紙焚之曰:「可得見面否?」曰:「在今晚。」果薄暮而病,目定神昏。妻妾大駭,圍坐守之。燈上片時,陰風颯然,一女子容色絕世,遍身衣履甚華,手執紅紗燈,從戶外入,向劉直撲。劉冷汗如雨下,心有悔意。女子曰:「君怖我乎?緣尚未到故也。」復從戶外出,劉病稍差。嗣後意有所動,女子輒來。

劉一日寓揚州天寧寺,秋雨悶坐,復思此女,取乩紙焚。乩盤大書曰:「我韋馱佛也。念汝為妖孽所纏,特來相救。汝可知天條否?上帝最惡者,以生人而好與鬼神交接,其孽在淫、嗔以上。汝嗣後速宜改悔,毋得邀仙媚鬼,自戕其命。」劉悚然叩頭,焚乩盤,燒符紙,自此妖絕。

數年後,閱《西湖佳話》:「泰州有宋時營妓馬盼盼墓,在州署之左偏。」《青箱雜誌》載:「盼盼機巧,能學東坡書法。」始悟現形之妖,非關盼盼也。

 

李香君薦卷

吾友楊潮觀,字宏度,無錫人,以孝廉授河南固始縣知縣。乾隆壬申鄉試,楊為同考官。閱卷畢,將發榜矣,搜落卷為加批焉,倦而假寐。夢有女子年三十許,淡妝,面目疏秀,短身,青紺裙,烏巾束額,如江南人儀態,揭帳低語曰:「拜托使君,『桂花香』一卷,千萬留心相助。」楊驚醒,告同考官,皆笑曰:「此噩夢也,焉有榜將發而可以薦卷者乎?」楊亦以為然。

偶閱一落卷,表聯有「杏花時節桂花香」之句,蓋壬申二月表,題即《謝開科事》也。楊大驚,加意翻閱。表頗華贍,五策尤詳明,真飽學者也,以時藝不甚佳,故置之孫山外。楊既感夢兆,又難直告主司,欲薦未薦,方徘徊間,適正主試錢少司農東麓先生嫌進呈策通場未得佳者,命各房搜索。楊喜,即以「桂花香」卷薦上。錢公如得至寶,取中八十三名。拆卷填榜,乃商丘老貢生侯元標,其祖侯朝宗也。方疑女子來托者,即李香君。楊自以得見香君,誇於人前,以為奇事。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kit607&aid=2381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