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26 16:30:10瀏覽746|回應0|推薦1 | |
(入圍者以喜歡程度排序) 最佳原著劇本 陳淑賢的《桃姐》寫出老人安養問題和母子般的主僕情誼,以小見大平實真誠。 秦海璐演出並參與編劇的《到阜陽六百里》,道出異鄉女子在上海討生活的不易,改裝車騙取返鄉人血汗錢的也有自己的心酸,笑中帶淚引人深思。 張猛自編自導的《鋼的琴》,以父親為女兒造鋼琴,帶出失業工人和都市化的悲情,幽默對白可見其為趙本山春晚御用編劇的功力,或許因有韓國郭在容監製,也帶點文藝味,若論平實動人卻不及《桃姐》。 林育賢導演兼任編劇的《翻滾吧!阿信》,和《桃姐》一樣改編自真人實事,有他和哥哥林育信的生命軌跡,可惜黑道沉淪到重返體操的安排不夠合理,削弱了之前建立的寫實調性。 最佳改編劇本 《倭寇的踪跡》是這次看金馬入圍片的驚喜,王家衛《一代宗師》的武學顧問徐浩峰,改編自己的武俠小說,拍出不一樣的武林故事,為讓戚繼光改良的抗倭軍刀流傳後世,戚家軍二人挑戰四大門派,只求讓此兵器列入正統,卻被當成倭寇追捕。以『兵器』為題材的武俠故事少見,難得在拍出體制化後的一抹悲哀。 最有機會得獎當屬姜文領軍的《讓子彈飛》,跳脫原著短篇小說的限制,釋出多重解讀空間,諷喻趣味十足。 同樣有導演參與集體改編的《刀見笑》,藉環環相扣的三個故事,看人世間的『貪、嗔、痴』,不過影像呈現比劇本更有創意,本片同時入圍美術、造型獎項。 台灣新導演程孝澤和資深編劇張家魯合力改編的《轉山》,取材自台灣謝旺霖從雲南騎行到西藏的單車旅程,刪去了小說中作者自省的文藝風,故事以日期、地點和海拔高度標記段落,容易讓觀眾理解,卻也讓主角心境較原著相對扁平。 最佳新導演 欣賞《倭寇的踪迹》簡單手法帶出複雜的內在結構,但電視劇般的取景恐難突圍。 九把刀《那些年》台港賺進票房口碑,拍出跨世代的青春情懷引人共鳴,副導演許佳真的實務輔助,兩位執行導演廖明毅和江金霖,前者身兼剪接和分鏡設計,後者負責演員訓練和表演指導也功不可沒。 《轉山》在低溫、高原等艱困環境下,拍攝壯闊美景實屬不易,杜家毅或許是新導演的黑馬。 蒙古導演烏爾善廣告出身,三段式電影《刀見笑》融入動畫、歌舞大玩影像創意,中段最見戲味,令我想起去年以《決戰剎馬鎮》的廣告導演李蔚然,風格不同但視覺同樣強烈,有趣卻略嫌紛亂。 相關電影: 相關文章: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