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台灣經濟發展重要指標的兩兆科技產業「半導體及液晶面板」,總產量早已超過全球三成,預計未來更將以超過全球一半產量為長期發展目標,而這兩大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亦將受到相當關注。不同於傳統耗能產業是以能耗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半導體及液晶面板之主要排放溫室氣體為全氟化物(Perfluorocarbons, PFCs),全球溫室效應約有85%來自於二氧化碳的貢獻,而含氟氣體的貢獻則約為2%以下。全氟化物屬於高暖化潛勢的溫室氣體,多用於半導體與光電產業乾蝕刻及清洗化學氣相沉積製程的反應室用途上,雖然排放量佔全球溫室氣體總量的百分比甚小,遠低於民眾所熟知的二氧化碳,但其造成的溫室效應能力卻是二氧化碳的數千倍。根據世界半導體協會估計PFCs使用量每年約成長16%,若不進行積極的減量措施,未來全球排放量將呈指數成長,影響相當可觀。
在國際上,為了降低半導體產業活動對溫室效應之影響,世界半導體組織之下所屬的美國、歐洲、日本、韓國與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已經達成共同協定,將於西元2010年,將京都議定書中明定的溫室氣體中之全氟化物排放量削減至基準年1995年再減10%的水準,台灣半導體產業目標定為1998-star(1997年與1999年排放量平均值)。就面板產業而言,台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產業協會亦與日本、韓國共同成立世界液晶產業合作委員會,三國承諾減量目標為2010年排放總量減至0.82百萬公噸碳當量,但未對各國配額數做細部規定。在國內減量承諾方面,兩大協會會員廠商業已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簽定「全氟化物排放減量合作備忘錄」,會員廠商在PFCs減量績效將受到政府更嚴密的監督。
探究這兩大產業減量壓力的來源,除了國際與國內產業協會的約束外,目前國際企業的環保意識抬頭,跨國性公司紛紛規劃相關環境影響的評估機制,亦是主因之一。目前已有許多跨國公司推動綠色供應鍊的活動,對於以出口導向的電子業而言尤為敏感,如新力公司(SONY)已要求供應商提供溫室氣體資訊等促進綠色採購的活動,又如全球運動用品供應商耐吉公司(Nike),要求旗下750家供應商在2005年前需提供溫室氣體盤查資訊。另外歐盟於2005年8月通過的EuP(energy-using products)指令,要求進口的電子電器產品必須符合能源使用的相關規範,在製程中需考量溫室氣體排放,預計未來將在國內引發產品之綠色革命。在歐盟國家承諾京都議定書減量壓力下,預期我國電子產業之廠商未來將在客戶要求下,提供足夠的溫室氣體排放資訊與承諾具體的減量目標。
|